第二百四十三章 驱动电机的选择-《重生之奋斗在香江》


    第(2/3)页

    无铁芯结构电机的特点是什么?高速有优势,中低速没优势,这不正符合高速列车吗?

    想到这里凌世哲有点热切的问道:“如果把它换成交流的,是不是……”

    陈善新明白他指的是什么,说道:“董事长,想要搞出日本新干线那样的高速列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交流还是直流,永磁电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对环境特别是温度很敏感,温度过高或者环境过于恶劣,就很容易让电机里的永磁体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失磁风险,因此永磁电机在设计上都是采用封闭式设计,来避免水、灰尘、铁屑等腐蚀电机内部的永磁体。

    但是这样一来,电机的散热就成了问题,特别是高速列车上使用的超大功率电机,发出的热量更是恐怖,因此,解决电机的控温问题,将是高速列车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

    江志华插话道:“你不是说采用无铁芯结构设计的驱动电机,在运行时升温很低吗?那电机的温控应该很容易解决吧?”

    “那是直流电机,”陈新华苦笑说:“永磁交流电机的发热量可比直流电机高多了,我为什么采用无铁芯结构?还不是因为无铁芯结构的电机发热量,是所有的其他结构的电机中最低的。”

    “那欧洲和日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日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不知道,因为日本一直把电机的温控技术做为他们的最高机密,”陈新华板着手指说道:“全世界目前也只有日本掌握了大功率驱动电机的温控技术,欧洲没有掌握这项技术,不然他们也不会无视动力分散式设计的优点,坚持使用最前和最尾的机车集中式动力驱动模式了。”

    “原来是这样,我说嘛,分散式动力系统,明明有诸多的好处,欧洲为什么不用,原来根子是出在这里。弄了半天。他们没有彻底解决大功率驱动电机的散热问题啊!”凌世哲恍然。

    “可不是吗,分散式动力结构,列车的驱动电机会装在列车的那个地方?”没等两人回答。陈善新自己解释道:“列车底部的转向架,你们想想列车的转向架才多大一点空间。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既有列车的钢轮,又有列车的减震系统、还有列车的刹车控制系统,更有列车的监控电感元件。

    现在我们还要把列车的驱动电机给装在里面,完了还要安装电机的散热装置,就这么点空间,驱动电机和散热装置要做到多小才能装得下去,而且还必须是大功率的电机。要知道稀土永磁电机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日本的“新干线”早在1964年就已经开始运营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小体积,大功率的稀土永磁电机呢。”

    凌世哲和江志华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日本人也太厉害了吧,凌世哲之所以在高速列车或者新型地铁上采用分列式动力布局,其最大的依仗,就是体积小,功率大的稀土永磁电机,因为只有掌握了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分列式动力结构才会成为可能。而日本人在稀土永磁电机诞生之前,就能把传统的电机给安装在列车的转向架里,并且安全运行这么多年。这……这也太变态了,里面的难度有多大,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

    陈善新似乎意犹未尽,还继续的打击两人,说道:“知道他们是怎么把电机做得这么小的吗?他们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电机结构,将驱动轮和电机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电机的体积就大大减小,能够安装在转向架里了。这种将驱动轮和电机合成一个整体的电机。我们称之为满盘电机。”

    指了指检测台上的汝铁硼磁铁,“满盘电机用的是恒磁材料。这种磁铁在汝铁硼诞生以前,是所有磁性材料中单位体积蕴涵磁能量最大的一种永磁材料。高达320的磁通量。还有,满盘电机优点是长寿命、大扭矩、低能耗;其扭矩是普通无刷电机的3倍以上,使用寿命是普通无刷电机的2倍以上,能满足任何的复杂路况。”

    凌世哲想了想,说道:“我们的稀土永磁电机,能不能采用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满盘电机结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