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事难两全(上)-《惊雷入汉》
第(2/3)页
“殿下这几日心神不宁,需要好生休息。”司马胜之看到太子刘湛又是发呆,忍不住出言劝道。
身为留守成都的大臣,司马胜之对于太子的态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程度上,对于刘禅的忠诚才是最为赤诚的。因此太子刘湛用文立作为智囊,也不敢用司马胜之,因为司马胜之只对刘禅忠诚。
“不知为何这几日总是心神不宁,哎……”太子刘湛不敢引司马胜之作为心腹,但对于司马胜之也没有隐瞒。
司马胜之自从剪除了宫中的余孽之后,对于朝中的争斗看得淡了,此时见刘湛的一脸疲态,微微笑道:“太子殿下近来操劳,难免精神恍惚,只需好好调养便无事了。”
太子刘湛想了想微微叹息,这司马胜之始终不肯介入争斗之中,自己屡屡试探也是毫无办法。作为郤正的接班人,司马胜之比起郤正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可谓刘禅留在宫中的定海神针。
亲密太子的近臣自然是有,可智力上以文立居首。也正因为如此,刘禅在成都的呼雷阙留下的乃是自己的心腹许镇,却是把文立带在身边。此举看似无意,看起来重用文立超过了呼雷阙其他执事,实际上却是尽量把太子与文立隔在两地。
长久以来刘禅坚持如此,文立在侍奉刘禅的基础上,依然给太子出谋划策。要知道太子虽然聪慧,可在刘禅北伐之前,太子刘湛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政务的。之所以能起步这么稳,这么快,文立通过呼雷阙提供的情报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几名皇子不是死在战场,就是死在宫中,整个大汉只有刘湛一个继承人,这笔投资不须要什么多余的考虑,也不难抉择。
最初的刘禅并没有想那么多,毕竟让太子尽快步入正轨,让川中繁荣稳定是附和国情的。文立协助太子也是帮助蜀汉,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时间一久,弊端难免显现,太子倚重了文立,等于打破了朝中现有的结构和排序。
“那文仲的案子,不知道有什么新消息?”太子刘湛突然问道。
司马胜之笑道:“这等小事太子也是挂心,怎能不觉疲累。”
“文仲一事牵连甚大,呼雷阙中若是有了暗流,对于北伐恐怕未必是好事啊。父皇在前方与魏人作战,我却只能在川中束手无策,羞愧,羞愧!”太子刘湛又是叹息道。
“李密大人召集川中左近高手无数返回成都,相信不久之后便有结果了。”司马胜之看了看宫外,悠悠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