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论持久战-《抗战之责》


    第(2/3)页

    余鸿春抱拳回礼:“肖局长说笑了,今天下午和晚上日本人闹腾得这么兄,在下岂敢光明正大地进来?只好当个梁上君子,翻进来了。”

    双方一坐下,余鸿春就笑着问道:“那三个日本人是你们干的吧?”

    肖彦梁闻言一惊,和戴安平对望一眼,才笑着说道:“厉害!”

    “肖局长缪赞了。”余鸿春摆摆手,说道:“你我一见面,你却没问我是不是我们干的,那么就只能是你们下的手了。光天化日,还在大街上公开击毙三个侵略者,这可是头一遭啊。你肖局长要是心里没底,恐怕早就问我了。”

    “余老弟的观察真是细致。”肖彦梁点点头算是承认了。接着把这个日本人是什么人,以前干过什么,为什么要杀他,一一说了。

    “他妈的杀得好!”余鸿春狠狠地说道:“这个屠夫,人人得而诛之,兄弟我实在是佩服。肖兄胆识过人,也让那些禽兽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不错,就是应该杀杀鬼子的锐气。”戴安平插口道:“不过以后这些事还是要少干才好。也是你的运气,正好街上没有巡逻兵。”

    “我知道分寸。妈的,中午鬼子都吃饭休息去了,再说了他们以为占领了武汉,这里就安全了许多,做他妈的春秋大梦去吧。”肖彦梁回答道。

    “戴兄也不要责怪肖兄了。日寇占领了武汉,气焰嚣张,是该挫挫他们的锐气。不过武汉虽然失守,我们不是还有个万家岭大捷吗?”说起这事,余鸿春眼睛发光,在戴安平期待的目光中把整个战役说了一遍。

    最后,余鸿春又道:“我们军长,叶挺将军你们知道吧?就是那个在北伐中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的叶挺将军,他欣闻大捷,忍不住评价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要是多来几次这样的大捷,我就不信这日本鬼子还敢这么张狂。”

    肖彦梁没有像戴安平余鸿春那么兴奋,相反,他心里却是失落得很:“这样的大捷有什么用?武汉还不是失守了?徐州失守前,在台儿庄也有大捷,太原失守前,同样是还是平型关大捷。这样的大捷一想起来就心酸。”

    肖彦梁这么一说,屋子里倒沉默了许多。

    “不过,肖兄,太原失守,是**各自为战,阎西山没有很好的组织;徐州失守,是因为六十余万**已经被日军包围;武汉失守,却是因为广州已经先期失守,南面门户大开,已经没有守的价值了。”余鸿春安慰肖彦梁,总结似的说道。

    “想不到余老弟有这么深的见识,彦梁佩服。”肖彦梁非常惊讶余鸿春的这番话。

    “哪里是我的见识,这是我们叶军长说的,我又是从我们姜老板那里听到了,就到二位面前班门弄斧来了。”余鸿春笑着摇摇头,更正道。

    “那么余老弟以为日军下一步的目标是那里?”戴安平认真地问道。

    余鸿春一愣,随即笑道:“这,这我可就不知道了。我又不是神仙,也不是日本人,日本人怎么想,我哪能知道。”

    “是我唐突了。”戴安平也是一愣,刚才自己太关心,都没有想到对方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人物罢了。

    “那么,贵党的看法,你知不知道呢?方便的话,给我们讲讲。”肖彦梁接过话题问道:“你也知道我们不过是因为抗日才走到现在的,许多事我们都只能去猜测。眼看着前线将士拼死疆场,这国土却还是一片片的沦丧,心里既焦急,也没有底。”

    肖彦梁的话里透出的那么一丝灰心,让两个人都心有感触,戴安平低头端着茶杯慢慢喝着,余鸿春思索了片刻,说道:

    “肖局长的心思我明白,这个心思,也是全国老百姓所担心的。唉,抗战10几个月了,我们既没有迅速战胜日本人,日本人也没有灭亡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每个人心里都在想这个问题。不过,**五月底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著作,全面系统底回答了这个问题。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是不是就是毛润之先生?”肖彦梁问了一句。当年,那*、周恩来等*头目的通缉令他可是亲手张贴了不少。

    “正是。”余鸿春见肖彦梁语气里十分尊重自己的领袖,非常高兴:“肖局长的问题这篇文章就可以回答。**在那篇文章里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全面批驳了贵党目前盛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等等错误观点,也批判了在我党内部的有一些人冀望于**的正面抗战,轻视游击战争的论点。

    在这篇著作中,**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提出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

    余鸿春极为简单地把《论持久战》的内容说了一下,虽然不全,已经让肖彦梁、戴安平心动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