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被扔在旱地里-《官路医武高手》
第(3/3)页
刘大伟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这些?”
“王永远曾将红杉镇的事情详细告诉过欧舟书记,不然欧书记怎么会对陈青云放手。”李朝圣轻声说:“陈青云身家亿万,这是组织上已经做过结论的,他自然不屑于利用职务捞取好处,他需要的只是政绩,而跟随过他的人,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你既然已经跟上了陈青云,如果现在放弃,也许将失去大好机会,特别是这种敏+感的时期。”
刘大伟不解地说:“既然如此,那你怎么还在观望?”
李朝圣郁闷地说:“我是跟过两任书记的人,市委办主任的位置肯定得挪动了。但安排到什么岗位,新书记有很大的发言权,这个时候与陈灿撇眉头,你说我是不是吃饱了撑的。至于跟在陈灿后面摇旗呐喊,想都不会想,就算是把我打发到人大或政协去,我也认了。”
刚才常委会上的弃权,刘大伟还以为李朝圣与自己一样,也是在观望呢,没料到李朝圣早已想到今后的安排。这次的见面,刘大伟已经下定了决心,但他不会当着李朝圣的面说出来,于是提出另一个问题:“目前是陈青云势大,但陈灿肯定不会甘心,你看他会怎么办?”
见刘大伟已经心动,李朝圣慢悠悠地说:“人事的安排,书记有着先天的优势,陈灿肯定不会局限于此,肯定会插手干预市政府的经济工作。我看他有可能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瞄准财政局长的位置,既显示了他在人事方面的权威,又可以借机控制市政府的财政大权;第二个方法是直接插手政府的项目管理。
九大重点工程已经全面开工,陈灿应该不会在这些方面做文章,但市政府又搞了三个专业市场及三大国有企业的搬迁工程,特别是安平锅炉厂的搬迁与烈炎大道的改造,目前还在做规划,我估计陈灿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刘大伟不禁打了个寒战,他担心地说:“两虎相急,必有一伤。安平这些年发展迅速,全都是依赖陈书记权威大,何市长只有服从的份,虽然陈书记并不懂经济工作。陈青云来到安平后,欧书记对他听之任之,安平才迅猛崛起。我记得有位著名的人物说过:两个优秀的司令相持、不如一个蹩脚的司令指挥。”
李朝圣宽慰地说:“情况也许不如我们想象的糟糕,关键是不能乱了阵脚。”李朝圣卖力地为陈灿设置障碍,也是想为陈灿动自己时增加些变数。
陈灿并不见得比李朝圣轻松,尽管现在是临时主持工作,他不为自己的职务担心,如果贺家连这点能耐都没有,自己也没有必要跟着他们卖命。关键是这一届的常委会,虽然有了曾晨的支持,但失去了一个刘大伟,他在常委会的同盟只有曾晨、胡卓、王妙一三人,而陈青云却有沈平、薛花、黄群、杨安四人,刘大伟、李朝圣、张盖三人态度不明,属于骑墙者。
陈灿心中明白,贺家不会白费功夫培养自己,现在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不代表今后没要求。一旦要满足贺家的要求,不掌控常委会,什么也难办成。再说了,坐上市委书记的位置还得受市长摆布,这不是陈灿的性格能接受得了的。
第一次的常委会,只是陈灿的试探,结果不出他的预料,刘大伟与李朝圣果然弃权。
翻阅着李朝圣送来的资料,陈灿心中那个恨呀,陈青云的动作实在太快,只要他晚一个月的时间,政务中心几个亿的项目就可以全部交给明达建筑公司,还分什么标段。现在没办法了,所有的工地都已经开工。陈青云这次弄得特狠,连装修都包括进去了,甚至连绿化与基础设施都没剩下,政务中心项目连口汤都没有了。
陈灿不解,陈青云拉起这么大的架式,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陈青云竟然完全没有插手整个工程,不但是政务中心,就连九大重点工程,他都不插手,放心让其他人操作,难道这个陈青云真的如此廉洁?
对了,除九大重点工程之外,陈青云好像还搞了三个专业市场、计划搬迁三个最大的国有企业,难道名堂在这?
现在的市政府,被陈青云经营得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原来与自己走得很近的常涛与林地,现在都没什么往来,更别说将政府的信息相告。但陈灿不是省油的灯,他在建设、规划等部门都有自己的人,政府的信息瞒不了他。
陈灿揉着两边的太阳穴,思虑良久,忽然计上心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