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电磁屏蔽-《民国之钢铁狂潮》


    第(2/3)页

    开采出的钛矿同样处理。在近海和北部湾试探开采出油气田后,会就地炼化并建造大型油库储存,本身也要建一个一亿吨的原油库,同时,会进行附近大陆架的勘探。

    其余一系列的工业设施不必多说,另一个关键内容便是种植100万公顷的橡胶和200万公顷的高产农作物。凭着了的优越其后,水稻或者小麦起码一年三熟,不但足够自己使用,还能支撑战争所需。

    总而言之,这里要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原材料和补给基地。等将来舰队更加壮大后,直接作为面向南太平洋扩展的前哨战,也是应对ri本或者其他方面战争的坚固堡垒。

    商量完了之后,朱斌少有的正经八百抓着王恸山的手说:“这里的一切就全都交给伱了。跟李宗仁的买卖要抓紧进行,广西拥有我们所需的全部有se金属,与之相邻的贵州云南也是有无穷宝藏,把他们都挖掘出来。我们会更加的安全;增强李宗仁的实力,我们会更稳定。”

    王恸山对此很不习惯,使劲挣开他的魔掌,沉静的道:“伱放心就是。”

    一如既往的话不多,但实在令人放心。朱斌心情美好的离开海南后飞回古镇口。刚下飞机,立马被大学城里正在闹腾的事情搞得气急败坏,满腔喜悦化为乌有,yin沉着脸回到基地。

    大概估计到他会有激烈的反应,核心人员都很快赶过来。大学城的总校长胡适先生以及蒋百里等也面se不平静的到来,一个个提着心思望着朱斌,生怕他在这时候犯二,搞出不可收拾的大乱子!

    大学城里发生的事情在其他地方很司空见惯,没别的,一些“进步学生”响应北平、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各地学生的行动,以呼吁抗ri的名义煽动罢课、罢工。还写了不少的条幅挂的到处都是,原本作为点缀的喷泉假山和地处山腰的图书馆广场,都成了他们的宣传阵地,声嘶力竭的喊着口号,折腾的沸沸扬扬。

    这股风儿从去年就开始吹。直到7月份两广事变时达到顶峰,一发不可收拾。

    光明之城的大学城因为是全封闭的缘故,外人根本进不来,在大围墙和军港的护卫下,每一个在里面活动的人都必须佩带不可仿造的电子识别卡,因此间谍特务什么的来一个抓一个。没地儿跑。

    但因为里面有近二十万人生活,而且每天早晚都有数以万计的人进进出出,去外面工厂上班。或者港口内武装货轮拉进拉出见不得人的东西,以及各种补给,免不了有早早混进来的人士通传消息。

    在一个,因为朱斌一手搞起来的电子设备大泛滥,小型收音机价格很便宜,这里的学生教员们收入高出身好。都买的起,收听电台广播很方便。自然也会受到种种煽动。

    不过好在,这里的学生九成九都是理工科的定向培养生,又一直是军事化管理,绝大部分从早到晚脑子都不闲着的忙于学习和实验、实习工作,都在寝室、教室、餐厅、图书馆和位于海湾西面的内部工厂区转悠,没那闲功夫关心污七八糟的东西。

    因此在朱斌看到时,真正闹事折腾的只有极少数文学院和法学院的学生,在近六万人的总数中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但这却是个很不好的苗头。学生大部分都不到二十岁,又都是抱着学习救国的念头,给人一煽动很容易脑袋发热跟着闹腾,到时候五六万人都折腾起来,那可就麻烦大条了!

    难怪朱斌生气啊!这要是五六万学生都不学习了,都不工作了,都信了别人的学说,他还玩个屁啊!

    熟悉朱斌那驴脾气的人看他的脸se就知道要坏菜,胡适先生爱护心切,赶忙抢先开口解释:“学生们终究是单纯了些,又都心忧国事,热情过度,难免做些不合适的举动。之前我已经跟他们谈过,据大多数都比较理xing的,真正起头闹事的只是极少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