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 华皇要出发了】-《甲午崛起》
第(2/3)页
七年战争是因为英奥俄三国给普鲁士的包围网与汉诺威受到的威胁。实际上一开始,法国就没有给北美的殖民地进行支持,原因在于法国认为北美殖民地是保不住,所以当做了弃子。
法奥俄三国真正的目的在于普鲁士,而不是北美。
至于连续多年的四次英荷战争,本质上是两国在航海条例与贸易分配上的矛盾。
作为两个海洋大国,必然在利益分配上会有矛盾。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英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议会建立之后,能按照国家利益进行战争,而不是像传统欧洲国家根据王室血统和宗教信仰来划分阵营。
百年后大英帝国的实用主义在这个时候就有了萌芽,以利益来主导战争也是英国在这段时间,领先其他欧洲列强的相当重要的一点。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从16到18世纪这三次战争,跨度近200年,从伊丽莎白时代打到了老皮特首相,要说英国有一个如此庞大的战略计划,这是不可能的事。
从结果来看,英国在结束了七年战争之后坐上了日不落帝国的宝座,这应该说是时势造英雄吧。
现在在迪斯雷利手中,英国整个国家转向商业和贸易,以开拓海外殖民地,维护海上运输为国策(英西战争期间数次进攻西班牙,都是以股份制合伙。伊丽莎白女王代表王室,和德雷克海军元帅这样的冒险家们按比例出钱,导致几次远征都因为冒险家忙于抢劫,而没有完成打击无敌舰队残余的任务,可见英国的商业化气息)。
这和16世纪,17世纪,18世纪的情况是不同的,甚至和19世纪上半叶的情况也不同了。
16世纪西班牙凭借着广阔的殖民地和无敌舰队,是欧洲最大的海洋强国,但是其弱点也在于此,对美洲白银的严重依赖。为了削弱西班牙的实力,英国发起了武装私掠,试图阻断西班牙和新大陆的联系,同时在欧洲大陆上支持自己的死敌法国与西班牙对抗。西班牙也毫不示弱,先是支持苏格兰玛丽女王夺权,进而又借助罗马教廷要对英国异端发动圣战,战争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英荷战争的源起和英西战争脱不了关系,正是西班牙的衰落导致了荷兰的快速崛起,荷兰于1581年宣布脱离西班牙统治之后,先是趁着西班牙忙于和英国争斗,后来又恰逢英国内战,以一个小小国家急速发展成了欧洲大陆的最大贸易中心和海洋强国,其出海口又在北海,正对着多佛尔海峡,直逼英国咽喉(荷兰舰队打到伦敦就是趁着这个便利),英国一旦摆脱了克伦威尔,肯定要马上解决这个威胁。
七年战争比较复杂,英国进入战争的核心还是在于大陆的制衡政策,至于支持奥地利的玛利亚还是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完全视欧洲的均势要求而定。同时英国也小心谨慎的避开了大陆国家在欧洲的地盘争夺,很明智的选择了吞并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权益,坚定的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造就日不落帝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