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9 德皇询问俾斯麦的对华外交策略】-《甲午崛起》


    第(2/3)页

    “不,陛下,据我所掌握的情报,华国虽然推翻原先的清政府,重新统一才两年的时间,但是发展的很快,尤其是华国的陆军,在去年击败了沙俄的远东军队,夺取了海参崴港口,并且夺取了中亚地区,现在听说华国还准备介入正在进行的阿富汗和英国之间的战争,甚至包括非洲的祖鲁战争,以及美洲的南太平洋战争。他们绝对不是没有实力的国家,最关键的是,建立这样一个新兴帝国的,居然是一个9岁的孩子。”俾斯麦提醒道。

    “嗯,这个孩子的事情,我已经听说过很多次了,这真的是世界政坛的一个奇迹,怎么会有这样的小孩,简直是神童,听你这样说,我觉得,我们更加应该遏制华国的发展才对,不管德国是否在亚洲有势力范围,东方崛起一个像是华国这样的大国,对于我们德国来说有什么好处?”威廉一世问道。

    “不介入日本和华国的事务,这是上策,如果一定要介入,最好是同华国打好关系,这是中策,请恕我无理,我认为,帮助日本,或者说在舆论上偏向日本,这是下策。”俾斯麦本来是不想管这事情了的,毕竟德皇已经表态,但是他出于对德意志帝国利益的角度出发,还是觉得自己有责任说出实情的背后。

    “这又是怎么回事?”威廉一世问道。

    “19世纪,中国和日本面对同样的西方文化入侵,同样经历了鸦片输入,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结果为什么天差地别?19世纪初,西方完成工业革命开始对外扩张,中国和日本基本上是同一时间被打开国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被英国撬开,日本1853年被美国炸开。结果两个国家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度,日本人各种乱七八糟的改革、变法、革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学习西方的工业化,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反过来华国才用了两年时间,就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一个拖拖拉拉,绕了一大圈,完成了内部改革,工业化,而且同样是鸦片输入也是天差地别,华国这种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地域广大,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要大,单一的民族,单一的国家,单一的政党,一旦发展起来,速度是很可怕的,陛下有没有想过,即便是整个欧洲国家都封锁华国,也不见得能够阻止他崛起呢?”俾斯麦反问道。

    如果是华皇听到了俾斯麦的这个见解,一定会震惊的吓一跳,可惜,这种话,俾斯麦只会在私下和德皇单独说,不会对任何人说。

    德皇威廉一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俾斯麦对华国的评价居然会这么高,“你真的认为,一个地域这么广大的国家,才刚刚完成工业基础,就有能力跟欧洲列强抗衡,要知道,英法,还有我们德国,哪一个不是经历了上百年的产业革命才有今天的成绩?如果华国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那么,我觉得,更不能帮助他们。”

    “我们在欧洲,同英法不会保持长久的和平,同沙俄不存在和平的基础,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带上一个盟友,极大的可能就是奥匈帝国,或者更小的意大利王国或者西班牙王国,再要么就是巴尔干半岛的小国,在欧洲,我们始终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我认为,华国这种泱泱大国,一旦崛起,声势会很惊人,但是也诚如陛下所说的,他的发展速度,快不起来,没有个50年,无法赶超我们现在的工业技术,但是,他们自保的问题不大,他们在亚洲保持最大国家的影响力的问题,也不会大!所以,跟华国搞好关系,肯定要比跟日本搞好关系,对于帝国的利益更为有利,当然,两不相帮,置身事外,这是最上等的策略。”俾斯麦肯定的回答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看了看桌上的红色信封,有点舍不得,“既然跟我们的关系不大,我觉得,能吃多少利益,就先吃多少利益,这样比较划算。”

    俾斯麦叹口气,不再说什么,他真的在很多策略方面,和德皇是有分歧的。

    俾斯麦的确是世纪的伟人,看什么事情,尤其是国际事务,都看的特别的准确!

    在国内问题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间的“文化斗争”中,与罗马教廷互相攻击,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结束。

    再在1878年随即开始“围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压社会民主党。

    但同时间,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来进行拢络,虽然很多只属表面性质,但仍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