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8 伊藤博文确实很强】-《甲午崛起》


    第(2/3)页

    能够以一己之力把日本的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虽居上位日久,却一直不骄不躁,在位时让日本国际国内战略方向始终保持正确。惊才绝艳,迄今为止,日本战国之后第一人!

    但是,历史往往被小人物改写。如果不是一个日本中尉侮辱了朝鲜王后,惹毛了卫队长安重根刺杀了伊藤博文,让他再多活10年的话,虽然二战大致的结果可能不会改变,但是对中国而言,抗战胜利的代价,也许就不止损失5000万人口。

    在原本的历史中,伊藤曾经对李鸿章揶揄道: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指1884年伊藤因日本想侵略朝鲜来华与李鸿章谈判,被李鸿章断然拒绝一事),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

    李鸿章叹了一口气说: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

    伊藤思忖片刻,表示: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从对话上可以看出,伊藤博文不仅是能力强,心胸也是很宽广的,如果不是这样,华皇不会这么看重伊藤博文,伊藤博文的确是一个值得当,或者说配当华皇对手的人,对手太弱的话,生活会索然无趣。

    1875年4月明治政府发布诏书承诺建立立宪政府,建立内阁,伊藤博文任外交大臣。

    天皇命其起草宪法,伊藤博文认为德国体制最适合日本,便以Prussian  Consititution为模型编订日本宪法(并未全盘移植)也就是从这时起,日本开始接受“民主”“自由”等思想。1889年,明治宪法颁布这是日本历史上,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纵使外界对它的评价是“ostensible  constitutionalism”(表面的立宪政体),但这之后,日本已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及法治国家。(不说司法是因为此时的日本司法权独立仍未得到保障)由明治宪法见,伊藤博文对日本乃至亚洲的影响是一定的,不可否认他是一位很出色的政治家。

    华皇佩服伊藤博文,主要在于伊藤博文对于朝鲜的掌控上,伊藤博文其实是反对吞并朝鲜的,如果伊藤博文能够多活20年,日本很大可能不会想要武力侵占整个中国,那样的话,战争对华国的伤害其实是会更大的。

    伊藤博文当时是反对吞并朝鲜的,这是有点伟人的眼界,才能做到的事情。

    首先,20世纪初期,朝鲜半岛统一政权的正式名称叫做大韩帝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