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萌总裁讨主意】-《甲午崛起》
第(2/3)页
两大红顶商人在时代的交叉,决定了两个人的激烈交锋不可避免。
盛宣怀早年在创办轮船招商局时,就因胡雪岩的暗中作梗而遭到弹劾,丢掉了督办之职,双方就此结下梁子。
盛宣怀到湖北勘查铁矿,开办荆门矿务总局,又遭到胡雪岩暗中诋毁,中途被调回京城。在创办电报局的交锋中,胡雪岩也让左宗棠利用手中权力设置了重重障碍。
19世纪6o年代,建立中国自己的电报线是盛宣怀与胡雪岩的心**同的信条,而他们的后台,分别是李鸿章与左宗棠。
在慈禧太后否决办电报的倡议后,胡雪岩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到他的茶叶、丝绸生意上去了。
而盛宣怀办电报局的准备工作却一直没停,他决定先办再批。
在请示李鸿章后,先架了一条电报线,请朝廷显要亲临试验,评议很好。
李鸿章这才正式奏请,并很快得到批准。
于是,盛宣怀被清廷正式委派为电报局总办,主持电报局工作。在于胡雪岩的第一回合的较量中,盛宣怀占得先机。
双方积怨已久添新恨,斗争愈激烈。
胡雪岩派亲信混进了盛宣怀办的电报学堂,弄了几套密码出来。接着通过左宗棠上奏朝廷,开始架设长江之线。盛宣怀自然不甘心,与洋商暗中结盟,共同对付胡雪岩。
胡雪岩却倚靠洋商购买电报线。
谁知由于电线器材质量低劣,工程进行不到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了。
盛宣怀得信后,迅把胡雪岩架设电线失利的消息告诉李鸿章,并要李鸿章在朝廷上予以弹劾。
胡雪岩身为左宗棠的战略筹款人又一次忙得不亦乐乎。而李鸿章和盛宣怀却趁左宗棠不在两江,开始向胡雪岩下手。
盛宣怀一边联络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通过政治上的胁迫与经济上的优惠叫他们今年偏偏不买胡雪岩的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
这时候,胡雪岩历年为左宗棠行军打仗所筹集的八十万两之巨的还款正赶上到期,这笔款虽然是清廷借的,经手人却是胡雪岩,外国银行只管朝胡雪岩要钱。
盛宣怀对胡雪岩一切情况都了如指掌,估计胡雪岩调动的银子6续出了自己的银行,便托人到银行提款挤兑。这些提款的人都是当时的大户,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胡雪岩这才明白,有人做了他的手脚。
打听之下,知道是盛宣怀,他不禁暗自叹了口气,知道这一回是彻底完了,在忧愤中死去。
所以,还是盛宣怀厉害一点。
萌总裁这个人,比较属于‘成王败寇’这一款的,谁赢了,就是谁厉害,只要肯尽心为华国办事,萌总裁还是可以唯才是举的。
最关键的,还是萌总裁欣赏盛宣怀能办实业。
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被李采纳,李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公司之一),这是盛办理轮船航运的开始。同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
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从此他开始正式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盛宣怀建议李建立电报事业,李采纳之,又命盛督办。
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
盛宣怀被任命为津沪电报6线的总办,从此进入电讯业。
为了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网,李委任盛建立上海至广东、宁波、福州、厦门等地的电报线。
盛宣怀督理天津海关,他挪用海关钱粮来资济电报事业,混淆各个部门的经费,因此受到处分,但因多方说情未被降职。
盛宣怀又开始在上海督办纺织业。
开办华盛纺织总厂;又以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名义,控制大纯、裕春、裕晋诸多纱厂。
盛宣怀开办萍乡煤矿,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将它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合并成立中国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