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 薛佩尔】-《甲午崛起》


    第(2/3)页

    “对不起,李大人,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朝鲜是华国的行省这件事情,如果,随便出兵到一个国家,就说一个国家是另外一个国家的行省,那么,这世界是不是早就大乱了?”森有礼冷然道。

    李鸿章有点好奇,日本人的态度为什么忽然强硬了?

    因为日本人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

    薛斐尔抵达日本长崎后,由于当时日本代理公使花房义质,正与朝鲜政府谈判元山、仁川开港问题,日本政府以直接出面斡旋,对正进行的谈判多有障碍为理,拒绝充任美国进入朝鲜的向导,但是答应让日本驻釜山领事为薛斐尔周旋。

    当薛斐尔到达釜山后,釜山府使拒绝接受美国书函,薛斐尔无奈重返日本。

    通过其他渠道仍无所得之后,薛斐尔开始怀疑是否过高地估计了日本对朝鲜的影响,并对日本的真诚生了怀疑。

    薛斐尔随即走访了中国驻长崎领事馆,要求华国协助。

    李鸿章,为打破日美勾结共谋朝鲜的态势,牵制日本在朝鲜的扩张,遂致函邀薛斐尔访问。

    以李鸿章为的官僚,曾经一直梦想着“联东方形势”。

    李鸿章看到了日本的野心,认为来自东方的侵略远较西方的侵略更为可怖。

    因为西方国家这时的兴趣与野心,并不象日本那样集中于领土的侵略。

    此时,华国的的对朝方略,在自利主义支配下,由“息事宁人”演变为“以夷制夷”,即劝说朝鲜与西方各国订约通商,以欧美列强牵制日本,达到既不使日本独吞,又把朝鲜问题国际化,使朝鲜作为保护清王朝的战略缓冲区。

    李鸿章不断密函朝鲜统治层中的有势力人物,劝说他们接受“以夷制夷”之策。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李鸿与薛斐尔会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