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 华军现状】-《甲午崛起》
第(2/3)页
在原本的历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后,为了应对潜艇的威胁,建造驱逐舰、猎潜艇等专门的水面反潜作战力量,将成为海军展的主旋律。
华国的军工,在这三年当中有长足的进步。
1871式步枪,已经更新三代了,这在刚刚成立的国家中,是不可能生的,也只有华国这样的大国有这样的财力。
总裁1874式步枪已经非常完善,达到了手动步枪的巅峰。
1876年,华国从德国网罗来的工师卡尔本茨,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动机。
德国工程师威廉海姆.戴姆勒开始进行内燃机的研究。他明了用电火花为动机点火的自动点火装置,然后,在这一明的基础上制造出优秀的汽油动机。这种动机每分钟9oo转,结构简单紧凑,而且能产生很大的功率。
戴姆勒完成了这种汽油动机,第二年开始装配在二轮车、三轮车和四轮车上,制成了汽油动机汽车。
特别是1877年制造的汽油动机四轮载货汽车,装有1.5马力的动机,时达18公里。
总裁1875式迫击炮:华军使用的75毫米步兵炮,1874年开始研制,1875年定产,命名为总裁1875式步兵炮,装备部队。
这三种设计完成后,1859年英军使用装甲靶舰“特鲁西”(Trusty)号来实弹射击测试各型阿姆斯特朗炮。受测火炮为4o-1oo磅之间的诸版本(12o-152mm),测试中现均无法穿透特鲁西号的1o2毫米锻铁铁甲。但是测试中英军认为该炮在射程和准确性上都十分让人满意。基于这些理由决定采用该炮。
除了一种为新西兰设计的2o磅短程野炮以外基本都先后为英国海军所采用。英军采用该炮之后最开始仅在巡洋舰等大型军舰装备2门左右。
勇士号所装备的7英寸阿姆斯特朗炮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阿姆斯特朗爵士完善了他的设计,并成功的设计出了口径更粗的版本。新版本最终成为了实战用阿姆斯特朗炮。
1861年下水的铁甲舰勇士号(arrior)上装备了大概1o门左右。随后英军舰队逐渐增加这种火炮的装备量。但是因为该炮过于精密,生产量上不去,所以仍然还是大型战舰使用的装备。
1862年萨英战争结束后,因为在战斗中阿姆斯特朗炮屡出问题,英军内部对火炮的可靠性及其怀疑,英国政府随后决定组成一个委员会来处理阿姆斯特朗炮的问题。
1863年英**械评议委员会(ordnancese1ectcommittee)开始调查阿姆斯特朗炮并对前膛炮和后膛炮的各自优点进行比较。
1864年,(因为在萨英战争中的表现)英国政府宣布停止制造阿姆斯特朗后装炮。随后委员会表报告,从而在理论上支持了政府的这一决断。
委员会的报告认为阿姆斯特朗炮的新特性——多重膛线,铅涂弹和后装填设计相当的复杂和低效。尽管很有威力,但是由于阿姆斯特朗炮的新特性导致其价格高昂,不适于批量制造。而且因为萨英战争中的火炮事故使其可靠性受到质疑。所以委员会认为阿姆斯特朗炮不适合做为主力火炮上战场。(此报告不排除有阿姆斯特朗的竞争对手恶意中伤的可能)经过对比,委员会对于前装炮非常看好,因为前装炮技术相对成熟,可靠性好而且便宜。所以委员会认为前装炮更适合战场的需求。
然而,尽管前装炮有着更便宜更安全更成熟的优点,尽管委员会对阿姆斯特朗炮大加鞭挞。但是最后在报告中委员会还是对阿姆斯特朗炮的威力和先进性予以了高度的评价。(最受诟病的难以排除迟弹和卡壳弹的问题在后来设计的百吨阿姆斯特朗重炮中得到了解决)随后的调查虽然对于后装系统予以肯定,但是后装炮的昂贵造价还是让委员会建议政府采用前装炮。
由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187o年,英军开始撤装后装炮,以前装炮代替。为了能让前装炮也使用膛线,阿姆斯特朗在1866年向战争部递交了他的前装设计。在设计中对炮弹进行了修改。在炮弹外壳上车以凸起纹路以配合膛线。然而在火炮测试中现这种设计非常糟糕。以1oo磅新设计型前装炮射击装甲板现即便是4英寸的装甲板在5o码内都无法穿透。从而证明了这种设计之失败。
为了弥补不足之处。阿姆斯特朗随后开始了新的设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