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0 沙俄大军来了-《甲午崛起》


    第(1/3)页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的教训,迫使俄国统治阶级不得不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笔  趣  Ω『  阁Ww  W.『biqUwU.Cc

    1861年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所谓的“2月19日”法令,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虽然这种改革有局限性,是不彻底的改革,但是还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展。

    同时期推进的还有俄国的军事改革。

    这次军事改革中以6军大臣季米特里米留金作用最大,因此有“米留金改革”之称。

    普法战争时期,欧洲国家的散兵战术已经较为成熟。

    米金留的军事改革,涉及兵役制度,军队体制,指挥系统,武器装备,部队训练和军官培训几个方面,其目的是要建立一支现代化的俄军,作为沙皇对内外推行政策的有利工具。

    在部队战术训练中,米留金针对之前俄军重形式主义的顽疾,开始推行新的做法,1863年6军部下达命令,要求对应募新兵进行操枪、装弹和射击训练,使他们学会散开队列和横队规则。

    根据187o-1871年普法战争的经验,由军队制度于编成委员会组织一个特别委员会对步兵散开队列射击进行研究,并对散兵线在步兵战斗队形的重要性得出了结论。

    为了提高士兵素质,针对士兵扫盲工作也展开了,改革前只有1o%的士兵会读和写,为了提高识字率,成立了连学校,由排长和连长担任教导员,还成立了步兵识字训练队。

    到7o年代中期步兵的识字比率到达了百分之四十,这已经相当高了,当然,比不上华军,华军的军队识字率是百分之百,这是萌总裁明确要求的!

    而且,华军清一色的是华粹党党员。

    沙俄军事上的这些改革不是没有成果,在原本的历史中,在之后的俄土战争中,俄国就取得了对土耳其的军事胜利。

    纵观沙俄百年的步兵战术思想展,其一直受制于落后的农奴制度和腐朽的沙皇**。

    这一点,是沙俄军队无法同华军比拟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