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萌总裁的经济举措-《甲午崛起》
第(2/3)页
北直隶工业区内有钢铁厂,兵工厂,剿丝厂,纺织厂,染织厂,染织厂里面包括印花车间,甚至可以生产丝袜了。
最为突出的还表现在皮鞋厂上面,华国不光有牛皮底的皮鞋,还有橡胶底的鞋子,现在华军的装备,不算武器,光是服装,已经可以媲美二战中的美军。
军用鞋子及军装,是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制造生产的,耐磨耐用,且都是由国家指定企业制造的。这些军品是没有牌子的,只在鞋底注明鞋的大小和生产厂家,比如说北京的都是北京兵工厂生产的,华国的军服装备全部由国营企业生产,军品至今仍然是民品质量不能比的!
建设兵团则统一专用的军服,和华军第一野战师是有区别的,建设兵团穿的劳保鞋,也和华军第一野战师穿的军靴有区别,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功能差异上,劳保鞋的功能主要是劳动保护,此外根据不同的需求又划分为多种类型,安全防护足部;军靴的功能是保证士兵战训时的耐用和舒适,同时要满足美观要求,展现军威。
华军第一野战师也开始规模扩军,因为经济原因,而且近期没有具体的作战目标,萌总裁命令是计划在一年之内,扩编两个师,华军的步兵总兵力达到三个师,正式成为一个军,形成华军第一野战军!
没有基础教育,创办基础教育并不比建设基础工业省钱,一家北京大学所花的钱,过了北京钢铁厂。
在原本的历史中,北京大学诞生于1898年6月,当时因为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先举办”。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随后,孙家鼐任命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
慈禧太后与守旧派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但是,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因此很多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季羡林等)认为,北京大学是中国历代太学(国子监、国子学)的继承者,是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甚至认为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另一方面,北大又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开创者,故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之说。
19oo年,义和团运动爆,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19oo年8月3日,清廷下令停办京师大学堂。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o2年12月,晚清政府委任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责成经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得以恢复。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举办开学典礼。根据学制,不同程度的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19o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
19o4年,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改为总理学务大臣,负责统辖全国学务,并另设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京师大学堂统辖全国教育的职能因此分离,成为单纯的高等学校。同年,进士馆开学,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届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o3年)进士8o余名和甲辰科(19o4年)进士3o余名入学。并选派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开中国高等学校派遣留学生之先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