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0 全面夺取直隶外围长城-《甲午崛起》


    第(2/3)页

    卫汝贵部集结,担任冷口经董家口、喜峰口、罗文峪至马兰峪之间的防务。

    形成在千里战线分兵把守,使得华军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给了华军第一野战师第一旅三个团相互协同作战各个击破的机会。

    就在清军调整之际,华军已动对长城各口的进攻。

    华军第一野战师第一旅第112团进抵河北遵化东北5o多公里的喜峰口,即起进攻。

    不到半日,便侵占北侧长城线及喜峰口以东的董家口等阵地。

    西北增援的清军和天津一带的淮军精锐赶到,但是无力夺回喜峰口。

    华军以一部确保喜峰口关口,将华军第一野战师第一旅第113团调动至长城北侧地区待机。

    古北口是由承德到北京最近的关口古道,为北京和天津的门户。

    华军在占领承德后,追击向古北口溃退的清军卫汝贵部。

    卫汝贵部在会合了淮军精锐丁汝昌部的马队三营后,在古北口外与华军激战。

    丁汝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那个海军提督丁汝昌,不过这个时候还不是海军提督,而是淮军的一名骑兵将领,跟他的老大,已经赋闲在家的刘铭传闹了意见,辗转又攀附上了李鸿章李中堂,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

    这年头,攀上了李中堂大人,加官进爵,锦绣前程是少不了的。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丁汝昌部马队3营奔赴长城口外,协助卫汝贵部阻击华军进犯北京。

    战事已经非常焦灼了,进入关内,就是大范围的死亡作战!

    当然,清军在正面和华军对抗,死亡比例,至少是十比一以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