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岘山公-《明末求生记》


    第(2/3)页

    李过算是闯营残部之中,对大夏最为反感的一员。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李过是李自成的继承人,甚至一度改名为李锦。闯营对他来说,与别人不同,可以说是

    李家的家业,而今闯营被大夏吞并,他心中自然不能释怀。

    但是张轩这般作为,让很多闯营将领心中疙瘩解开了不少。

    张轩将白旺停尸在襄王宫之中,也就是当初李自成登基的宫殿。随即他又宣读了一封圣旨,说道:“襄阳总兵白旺,忠肝义胆,于武兴元年战死岘山之上,呜呼,天心何忍,伤朕大将。”

    “孤魂精忠,英灵不远,追赠白公为岘山公,册封为岘山山神,命地方官,四时祭祀不绝。”

    如果有人看张轩手中这一封圣旨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在,何封圣旨根本连笔墨都是刚刚干的,是罗汝才给张轩的空白圣旨,有需要了让张轩填上内容而已。

    圣旨有不同的规格。

    纵然大夏是新立的,该有的规矩还是有的,张轩手中这样的空白圣旨,也不过数封而已。

    当然了,并不是张轩写什么都可以生效的,这不过是一个先斩后奏的权宜之计,如果张轩写的太离谱,说不得就要追究责任了。

    给予白旺死极哀荣。

    这种哀荣,白旺自己活着的时候,估计也没有想到。张轩这种种状态很有力的安抚了军心,整合了襄阳城中各路人马。但也仅限于城中情况而已。他迫不及待的召集各级将领商议对策。

    岘山失守,清军真在抓紧运输大炮,几乎就将炮口顶在襄阳城的脑门之上。这个危机不解除的话。

    说襄阳城就此守不住了,有些过分,毕竟这个时代火炮威力还是相当有限的。建立足够的防炮洞,应该能坚持下来。但是陷入苦战却是一定的。

    只是张轩还没有与众将说到正题之上。另一个消息就传到了张轩的手中。

    “什么?”张轩说道:“枣阳方面有动静?”

    “是。”郑廉说道:“刚刚曹将军来报,阿济格已经放弃枣阳,向西而来。”

    张轩心中一顿暗道:“屋漏偏逢连夜雨。”

    阿济格所部与多铎所部两部合流,对张轩来说决计不是什么好消息。他随即问道:“曹宗瑜在做什么?”

    郑廉说道:“曹将军已经尾随阿济格所部过来了。他估计在三日左右,阿济格所部就能到汉水对岸扎营。”

    张轩知道,清军骑兵实力占优,曹宗瑜所能做的,也仅仅是跟着过来而已。

    这样一来,以襄阳城为中心的数十里之内,兵力空前密集,甚至到了过剩的地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