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魏王-《三国演业》


    第(2/3)页

    整个汉代,大臣要见帝,特别是需要靠近时,无论地位,皆小步趋前,以示谨慎、恭敬,不敢冒犯之意。

    曹操可佩剑穿鞋,且可以大步向前,那便是昂挺胸、趾高气扬的姿态了。

    曹操获特权,子曹丕为副,自然也水涨船高。

    曹丕此时年少,但其才能已然显露,且也能像曹操一般,听的了劝谏。去年曹操与杨锡大战,其地盘便不稳定,有河间郡田银、苏伯造反,煽动幽州、冀州的百姓,引起混乱。

    曹丕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想亲自率军去征讨,功曹常林道:“北方战乱多年,今百姓乐于安定,厌恶战乱,服从朝廷日久,遵守法令的占多数。田银、苏伯等不过乃聚集之狗羊,造不成多大伤害。今丞相大军在外,将军镇守邺城,身系天下,轻率出军征讨,即使平定,亦不足以显示威武。”

    曹丕遂遣将军贾信去讨伐,随即消灭叛军。

    叛军还剩一千余人,请求投降,众将皆道:“曹公下过令,凡被包围后再投降者,一律不赦免。”

    程昱道:“此乃战乱时之临时应变策略。今北方已基本平定,不能随便杀戮。即使要杀,也应当报曹公。”

    于是曹丕立即派人向曹操报告,曹操果然下令赦免不杀。

    其实曹操也很是伤脑筋,其每次出征,地盘中皆有反叛,若是按照曹操原本行事,那便是一个杀字到底。

    历史上三国为何人口减少如此快,便是此政策之功,但自从与杨锡竞争以来,曹操再不敢随意乱杀屠城,如此一来,倒是使北方人口,比原本历史上多了不少。

    曹操攒人口、修水利、行铁轨、造船坞,经过几十年,北方地区实力也却是比原本历史上要强大许多。

    贾诩等人在改革过程中,渐渐现,封建帝制的一些规矩,给改革造成了许多阻碍,于是正月,以贾诩为的改革派,向曹操建议,进魏王,加权威。

    他们认为曹操剑履上殿已然没有实质意义,必须全盘掌控了。

    曹操此时还打着朝廷旗号,自是不敢僭越。

    但贾诩道:“今各地公路、铁轨、水渠修筑皆日趋完善,又习得了杨锡的水泥、炼钢、造船、造车等重要技术,百姓思想日趋开化,原本礼教之道,已然不能惑治百姓,主公应提早准备。”

    曹操于是问计群臣,贾诩等以及几乎所有武将,皆表示赞成曹操进魏王。时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其官署有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这四人也赞成曹操进魏王。

    只有荀彧等少数极为认为,不管天下如何展,却不能僭越汉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