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惹是生非-《三国演业》
第(2/3)页
杨锡却想,刘备哪里是想交粮,分明缓兵之计。
杨锡要的,却不是粮食,也是秭归!
这里要说一下秭归,为什么杨锡想要,孔明也要守。
秭归县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屈原故里。
“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
其位置重要,当然不是因为是屈原故里。
长江航道至此一段,百余公里,全部是崇山峻岭,长江大部分在万重山中走过,只有秭归这里一个县为平地。秭归正是这百余公里正中间。
得秭归县,进退有据,可守住蜀地与荆州咽喉。
刘备比杨锡快,因为他比杨锡紧张。
虽然整个刘备集团,也就十万兵马,此时尚有三四万在汉中,但刘备还是分出两万兵马来秭归。
杨锡得知守秭归的是老朋友关羽,顿时起了亲自去会一会的想法。
正值夏日,骄阳似火,杨锡欲找一地避暑,那便是秭归县了。
七月,杨锡领船辰河船百余艘,军马三万人,自江夏沿长江而上,像出征,又像旅游。
过江陵时,把张郃吓得不轻,以为杨锡要取南郡。
张郃领军至江边,杨锡命小船特意给张郃送去一副冰镇鸭梨。
张郃莫名其妙,以为杨锡还有别的用意,遂问来使杨锡有没有话要说。
使者兵卒只对张郃道:“公子说天气闷热,张将军注意防暑,并无其他话语带到。”
使者走了,张郃却见杨锡在船头朝自己挥手致意,并未停留,往上游而去。
“莫非其要攻巴蜀?”张郃脑中闪过一念。
杨锡知道这种细节小事,对于张郃这种大将来说,却绝非小事。
张郃身边,绝对有曹操心腹,这是任何一个上位者必须做之事。
这小事,传入曹操耳中,会成为大事。
杨锡船至孱陵,在吕蒙来见,询问需不需要加些兵马,杨锡道:“此番去取秭归,却是关云长守县。我与云长将军乃旧识,了解其为人,必不需大战,便能取得秭归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