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女皇出三题-《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好么,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李治和武则天这一对公母都搞不定的事儿,让我干?我还没活够呢。

    霎时间,二人都下定了决心,这破京兆尹谁爱干谁干,反正不管这水磨的事儿。

    崔耕咽了口吐沫,道:“启禀陛下,那第三个考核方面,又和何事?”

    武则天道:“第三点考核,倒也简单:不用你们动手,两位爱卿,谁能提出解决三门峡天险的解决法子,就算谁赢了。”

    扑哧~

    上官婉儿忍不住掩口葫芦,道:“陛下,您这可就有点说大话使小钱了。能解决三门峡天险,给个宰相都毫不过分,何况一个京兆尹呢?”

    她这话可不是夸张之词。

    朝廷要想在长安立足,就必须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无非是两个解决方案:一为对内掘潜力,把郑白渠上的水磨全部拆毁。二为,对外开源,把三门峡解决掉,让外部的粮食能够运进来。

    即便把这些水磨毁掉,也不过是灌溉良田一万五千顷。随着长安城内的人口滋生,还是有不够的那一天。

    但是,若解决了三门峡天险,外部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入关中,可就堪称一劳永逸了,说此人是整个朝廷的恩人也不为过。

    武则天看向崔耕道:“这道难题,是专为崔爱卿准备的,你可千万莫让朕失望啊!”

    崔耕回想起后世的记载,苦笑道:“微臣只能说,勉力为之。不过,人力有时而穷,陛下还是莫抱太大的希望。”

    这就是委婉的拒绝了。

    张柬之怕武则天怪责崔耕,赶紧转移话题,道:“既然袁相重为大理寺少卿,不知谁可继任?还请陛下示下。”

    “这个人选么……”武则天想了一下,道:“就由文昌左相崔玄暐继任吧。”

    张柬之心头狂喜,道:“崔玄暐乃世家子弟,文采风流,中正廉明,人品贵重。有他为相,大周无忧矣!臣为陛下贺。”

    袁恕己乃太~子党中的重要人物,他被罢相,张柬之甚为惋惜。现在可好,去了一个袁恕己,来了一个崔玄暐,同样是太~子党的中坚人物,他还有啥不满意的?

    崔耕也满意啊,不仅是因为崔玄暐乃是神龙政变中的“五王”之一。更关键的是,此人乃博陵崔氏之人,天然上就是自己的盟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