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邺镇-《牧云天下》


    第(2/3)页

    四海之内各国国主都知道一件事,若是本国通缉的要犯逃入掖泉,那就别想再抓回来。掖泉同各国皆不结盟,各国的捕快在掖泉没有任何特权,如果贸然派人去掖泉拿人,向来都没有好果子吃。

    多年前有一位休国将军,被朝内小人构陷,举家逃往掖泉,被掖泉老国主收留。休国女王自恃军力强盛,强令掖泉交人,写信给掖泉国主。信中口气狂傲之极,命掖泉国向休国女王上表请罪且立刻交出休国逃犯,以平息休国女王的愤怒。如果女王的大军长驱直入,将会踏平掖泉王庭,掖泉王族的男子会被全部诛杀,女子则全部罚没为奴,掖泉则永远并入休国版图!

    信使带着女王的书信到了掖泉国都丰都,当时的掖泉众臣皆惧怕休**力,都主张交出休国逃犯,两国修好。唯独国主梁思看了信之后哈哈一笑,当场挥毫写下回信,回信的内容只有两个字:“如果!”

    后来休国果然兴兵来犯,两国在极州和青州边境的天掖关决战。结果休军惨败,连主帅都中了埋伏被杀。

    掖泉国主此时给休国女王写了封信,说贵邦之事,我国无意干涉,然有客来访,我国自然奉如上宾。望贵邦能成全我国之礼仪,此战虽捷,此事却未解,女王陛下若不知敬服,任用小人再兴刀兵,孤虽年迈,亦不吝驰军与女王陛下相会!

    掖泉作为战胜国,自然给休国女王写信用不着客气。此信意思是说,我们是礼仪之邦,但是也是会打仗的,你的人逃到我这里来了,就是我的座上贵宾。如果女王陛下您还要听从身边那些无知小人的蛊惑,兴兵来犯,那我老梁虽然年纪大了,也不介意亲自领兵北上,到您的宫殿和您谈谈心,喝喝酒!

    后来掖泉国主还拜这位休国逃出来的将军为经略院太尉,主持经略院挑选学生、教授课程等诸般事宜。在掖泉一直颐养天年,倒也是一段佳话。

    此战之后,以后各国对逃往掖泉的犯人,均束手无策,除非派遣杀手行刺之外再无二法。

    从帝畿到中州和青州交界的云台关,沿官道只有两千里路,若是不吃不眠快马奔驰,最快三天就可以赶到。

    只是官道上四处都是晋国的关卡岗哨,现在三人逃出帝畿,不消一日之内,必然有飞鸽传书通知沿途关卡要求协助缉拿。一般关卡士卒防守薄弱,或许可以凭借着柳相的手段强行冲关,可是距离帝畿不到一百里的上庸关,乃是天下仅次于兰山关的第二雄关。

    上庸关作为帝畿屏障,雄伟高绝。封末晋初乱世之时,此关被东夷国所占领。晋高祖玄楼在上庸关下屯兵二十万起总攻,烽火连天而起,守城的三万东夷兵士宁死不降,双方鏖战将近十日。东夷守兵全军覆没,而玄楼的二十万大军也损伤过半。

    此战之后,玄楼进而一鼓作气攻破帝畿,将东夷赶出中原。只是晋军也损失惨重,最终玄楼终其一生,也未能达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所以玄靖一行肯定不能走官道,那剩下的只有从野道迂回。不过这样就要增加一千里路程,到达云台关要三千多里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