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连环图《狄青演义》-《旧书大亨》


    第(2/3)页

    “那位阿婆说你这里也有公仔书的。”林逸提了一句。

    “有倒是有,不过也是以前租赁的剩货,品相都不怎么好,不是封面破旧,就是内容缺胳膊短腿儿……不过倒是有一套我自己珍藏的,你要是感兴趣我拿来给你看看……”阿水伯显得很热情,眼珠子却骨碌乱转。

    “那怎么好意思……”一听见有好东西看,林逸冷却的心就热了起来,嘴里说着不好意思,眼睛中却露出希冀渴望的表情。

    阿水伯卖书大半辈子了,哪里会不懂他的意思,就让林逸稍等一下,他晃进里屋去了。

    须臾,就见他捧着一盒连环图出来,笑眯眯地对林逸说:“你瞧瞧看,这盒连环图还满意吗?”

    林逸接过那连环图,拿眼看去,却见是四四方方50开本大小,港版六十年代24册的《狄青演义》。

    《狄青演义》是一部历史人物的演义小说,在民间很受欢迎。故事叙述北宋名将狄青抵抗西夏,捍卫宋室江山的事迹。《狄青演义》一面依据史实,一面加入小说的想像,描写狄青的奋斗历程,再加上神怪传奇,更增添故事的趣味性。

    话说,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汇聚了一大批艺术水平高超的连环画家。成为国内连环画出版的龙头。当时在香港出版的许多连环画都是描摹抄袭内地的连环画,香港本土创作的连环画的绘画水平还不高。当时香港美丽出版社打算出版一套《狄青演义》连环画,慕名联系到上海人美社,想请一些名画家担纲。卢汶、严绍唐、徐宏达、朱光玉、盛焕文、蔡人燕、徐余兴等一共十余位沪美社内部及社会上的著名连环画家参与了这套作品的创作。

    由于那是个特殊的年代,画家们与香港出版方达成协议:作品不具名,稿费一次性支付。正因为如此,关于这套作品,每位作者只知道自己分工完成的那部分,而不清楚别人画得怎么样。据参与该套书创作的老画家徐余兴回忆,当年画这套稿子因为算是“私活”,都是下班回家后用晚上休息时间画,自己画了一本共88幅,稿费记得是每幅8元,而当时沪美社给连环画外稿支付的稿酬标准一般为每幅5元。由于这套书只在香港出版发行,内地读者大多未见过这套书。

    这套连环画全套24册,从第一册《狄青出世》,第二册《大闹万花楼》,第三册《刀劈王天化》一直到后面的《包公访狄青》,《救雄关》,以及《夏王选将》可以说把整个狄青传统演义的故事全部都说了个遍,内容不仅包含清代李雨堂《狄青初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的故事,还有《狄青全传》(五虎平西平南)的故事在里面,而且占的比例很大。

    实际上,香港除了这套60年代版本的外,还有1979年香港海鸥出版社出版的32开版本的《狄青演义》连环图,这套书也是24本,九品品相的在网上售价高达2500元人民币。另外200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了该套书,新书售价300元到450元左右。

    正是因为这套书的稀缺性,再加上是六十年代的老连环画,还是名家集体创作,可以说具有很强的收藏性。

    林逸虽然不怎么玩连环画,却也知道连环画收藏的要点无非就三点,“年代够老”,“品相够好”,“作者够吊”。

    很显然,眼前这套60年代港版《狄青演义》三个条件全都符合。

    六十年代的连环画,距今差不多50多年,比林逸的岁数还要大一半,九品以上的品相,崭新如故,基本上可以看出收藏者没怎么翻看过,名家卢汶、严绍唐、徐宏达等---

    “这套连环画多少钱?”林逸直接问了重点。

    阿水伯呵呵一笑,露出被烟熏黑的牙齿,说:“你给个价吧,我不太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