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时代周刊的专访-《工业民科》
第(2/3)页
十点钟,林强生准时的出现在了克格鲁曼的工作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事先双方约定了访谈时间为40分钟。
访谈的房间颇为讲究,就好像是图书馆看书之类的地方,非常安静,而且庄严朴素。
杜萍站在了门口,见林强生坦然面对着两架摄影机,周围的一些摄影师灯光师的干扰下,他也能面不改色的侃侃而谈,女人不由的露出了骄傲以及崇拜的神色。
克格鲁曼已经重新组织了问题稿,两人坐下后他向林强生客气了几句,说道:“林先生,首先欢迎你的带来!
我们已经知道您是中国本土出生长大的,那么您的成长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非常好奇,一个在中国大陆土生土长的,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熏陶,竟然能产生像您这样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家和投资家,我们很想知道,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成长经历会造就了您现在的这一切?”
林强生露出了一个笑容,心里说道,当然是重生了,不过这个不能告诉你啊!
不过面上他还是镇定自若的笑了笑,对克格鲁曼说道:“我的成长经历其实很普通,不过我要先纠正您一点,我是受过正规教育的,在我的家乡省立大学读了一年,只是后来退学了而已,父母对我退学的举动非常失望,但我后来又在意大利的摩德纳大学继续大学学业,他们还是很欣慰的!”
克格鲁曼惊讶了一下,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眼前这个华裔富翁竟然上了一家意大利的大学,摩德纳?有点耳熟!
他笑着点头说道:“这么说,您还是个留学生!”
林强生点头说道:“我是想把大学上完的,不过在于我个人的情况,估计这要一些时间了!”
“那么您在中国的成长经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向我们时代周刊的读者透露一些?”克格鲁曼笑了笑,继续问道。他感觉无营养的话题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于是马上言归正传。
林强生点头说道:“可以,其实外界并不了解中国,我可以说在中国任何时期都有着私有经济的存在,即使在相当严厉的那一段时间政府也没有完全的取缔所有的私有经济,一些个体经营业者和很多私营作坊工厂。仍然在城市和乡村当中顽强的生存着!”
克格鲁曼感兴趣的问道:“我们对中国大陆所发生的事情始终模糊不清,您可以说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中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到处是赚钱的机会!
大概是7年前,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当时我就已经开始做一些小本买卖了,为了贴补家用,买一些鱼肉吃。当时的我是很瘦弱的,家里人的身体也不好,尤其是我的母亲!
在做小生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商机,城市人对服装布匹有着庞大的需求,而他们却苦于手里没有购买布匹的许可证,而乡村当中,农民们空握许可证却没有钱。他们也缺乏购买服装的需求,于是这两方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互利空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