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彪-《工业民科》


    第(2/3)页

    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他注意到赵红波亮得发光的脑门和又大了一圈的身材。打趣的说道:“赵总又胖了,你真该减减肥了!”

    赵红波大笑,走上前来大手拍了一下林强生的臂膀,说道:“没办法啊。到了年底应酬太多,吃嘛嘛香,喝口凉水都长肉!”

    照相机厂早早的就与滨汽开展了合作,生产汽车仪表、驾驶台等汽车零配件。

    当初的赵红波,并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不情愿的决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没有想到进入汽车业会这么赚钱!

    当时合作的时候赵厂长还有些不情愿的。认为是被仪表厂耍了,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业务扔给了自己。

    哪知后来,林强生不但主张给他们照相机厂投了钱,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业务扩大后,他们还另建了仪表、驾驶台汽车零配件分厂。

    而更重要的是,滨汽的轿车产量逐渐增长,也让他们赚得盆满笨满,日夜开工,三班倒,都赶不过来!

    紧接着哈飞汽车的成立更是让照相机厂忙得脚不沾地,大把的赚钱。

    赵红波看到这种情况,觉得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把工厂主业慢慢的向汽车零配件的方向倾斜,又赶紧的引进了新设备增加产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好多中小型汽车企业建立了起来,如昌河、五十铃的扩大和建立,给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崛起的机会。

    中国汽车工业人,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曾说:1953年到1984年,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上是“中国卡车工业”。此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1984年,是中国轿车工业的重要发展年,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财力明显增强,中央与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的公车消费开始由较高职务向较低职务扩展,而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也出现了购车用车的苗头。

    此时,一个重要的,甚至影响到今天和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汽车产业发展的文件出现:1984年2月,******发布《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

    多年之后,人们评论说,这是国家从政策上第一次明确私人购置汽车的合法性,是国家关于汽车消费政策质的飞跃,中国汽车消费开始从公款购车单一渠道转向多元化消费。

    而84年也是中国经济强势增长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31.4%,什么保8保7,那些跟这一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就算个零头!

    在历史上,1984年全国汽车产量达到31.5万辆。但是,当年汽车进口达到创纪录的14.87万辆,次年(1985年)进口汽车更高达35.4万辆,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汽车进口的峰值;而1986年的进口车也超过15万辆。这65万辆进口汽车绝大多数都是小轿车,耗费国家宝贵的巨额外汇!

    而这一世由于林强生的搅动,中国轿车工业早早的发展了起来,国家也再没有耗费那么多外汇进口小轿车了,以滨汽、哈飞、一汽、广汽、邢汽为首的汽车制造企业为中国轿车业,做出了强有力的注解!

    滨城照相机厂由于抓住了机遇,快速发展起了汽车仪表、驾驶台系统的汽车零配件生产体系,由于他们的先入优势,起步早进步快,从而一下子就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赞誉,成为了知名品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