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往昔峥嵘-《工业民科》
第(2/3)页
杨万立不服输的撇了撇嘴说道:“我说错了吗,当初上级就应该让我们坚持下来,如果一直搞下来东风113双二五目标没准现在就实现了!我去看了沈飞的歼八ii,不是我说什么,他们的这款战斗机水平还真是有点低!”
丘劲松拉着杨万立悄悄的问道:“你们现在这家合资企业怎么样?这规模挺大啊,是要制造战斗机还是要生产什么大型部件?”
说到东航工业的目标杨万立嘿嘿一笑打了个哑谜,说道:“说生产什么飞机还有点早,现在我们就是打基础阶段。以后我们能干什么你自然就知道了!”
“你们是合资企业,一切都是外商说了算吧?我听说东星集团在技术方面可是很舍得花钱的,怎么样你们研究经费不缺吧?”丘劲松说着说着就小心翼翼的瞅了瞅别人悄悄地向杨万立打听起研究经费来,这也是现在国内的科研团体最最关心的事情了。
像这样的问话杨万立和交流团的成员们早就不知道遇到多少,他们是合资公司又都是西装革履的这么有派头,这些国内研究所的苦哈哈瞅着那是非常的羡慕,这样的合资企业绝对有钱!
有仗着和杨万立有点交情的就向他打听东航工业公司的研究经费多少从何而来,甚至还有向他们询问工资待遇问题的。
这倒不是说这些人有马上跳槽的准备而纯粹是现在国内研究单位太苦了好多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再加上科研工作者们也真是对合资企业的研究部门感到好奇。
听到老朋友的问话杨万立沉吟了一下,不过他本来就是老实人也不好意思隐瞒老朋友。于是他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丘劲松和旁边一些支棱着耳朵的人一看杨万立伸出来的手指都是脸色剧变,丘劲松羡慕的说道:“五百万一年,真够多的啊!”
“唉!”旁边的一些人也大大的叹了一声摇了摇头,也不怪这些人羡慕。因为现在国内的研究单位每年的研究经费能有一百万就算是旱涝保收了而更多的是自筹资金想办法,更别提他们这些大学科学工作者,没有外涝真是要饿肚皮的啊!
杨万立不好意思的张了张嘴,实际上林强生每年批给他的研发经费保底是5000万元人民币,而且如果研发资金超出林强生还会追加无上限。这在国内是不敢想象的,现在好多科研单位入不敷出根本没有进项也没有研发经费!
东航工业公司的研发经费是非常充足的。绝对不会有自筹资金或者挤牙膏求经费的事情出现!
而且杨万立本人也领着高工资高福利待遇,他每月工资5000元,外加保姆勤杂工身体定期检查和保养都不需要他掏钱全由东星集团报销。原本林强生要按照集团高层的标准给他开2万元工资的,现在集团部门的部长主管月工资都在万元以上。这个工资数在现今的购买力觉得乘以10,比丘劲松他们这样的大学教师几十元的工资可是高太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