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不对生产体系做出彻底的改变,采用国际供应商,按现在的发展方式进行下去什么产品标准化企业质量管理都是空谈!强行制定出来。那也是对中国现有的发展能力的彻底妥协,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生产的产品质量永远也不可能同欧美日企业相提并论! 瑞士人给出了一种可能,假如对中国工程能力妥协,这种低质量标准形成了惯性成为了企业经营的基础。那么林强生的企业将会变成二流公司甚至三流公司。他的研发中心不得不放到国外,国内的研发体系将永远不可能赶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平,因为不得不为国内低素质的生产体系买单,放低产品质量和生产要求满足国内低下的加工能力。 造成这种困境的因素很多,传统认为我国现代工业起步时间较晚。第一二次工业革我们没有赶上。 但是很多国家也同样没有赶上,如日本、韩国,*湾地区、新加坡。这些国家或地区虽然没有赶上工业革命,但巧妙的利用了世界经济环境让自己成为了发达国家技术先进国家。 还有,虽然内燃机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供应链逐渐完善,各大零部件供应商百花齐放。汽车内燃机作为制造业下的汽车行业下的小小一个动力总成,且不提一个内燃机的know-how(技术诀窍、专有技能、过程性知识)由主机厂掌握,单说零部件。新中国成立的时间都没有诸如bosch, mahle, erlingklinger等零部件公司营业的时间长。所以从工程学的积累层面上,绝对时间已被欧美日甩开一大截。这是先天性的基因缺陷! 这些企业发展起来以后,相关技术已经被他们注册了大量专利,中国想要购买到这些底层专利总是碰到这样的那样的问题,不只是经济的也许有政治因素或者种族因素的阻挠,让中国发展技术受阻。 再一个就是像日本德国这样的国家对“匠”的崇拜,两个国家尊重技术的传统,他们的手工艺者被授予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优秀的匠人在这样的国家更能赢得社会的整体尊重。 而美国虽然没有“匠”的崇拜,但是他们一直是发明家的天堂。白手起家的故事始终是美国人津津乐道的,这种文化也很好的宣扬和鼓励了人们发明创造和不断追求更高技术。 在这个方面,中国又被这些国家甩得很远,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而这个“书”并不是指数理化天文医学类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这些只是小道,“书”是特指儒家思想书籍。在中国更是有着“奇技淫巧”观,就是在现代社会搞技术的虽然已经摆脱了奇技淫巧思想的钳制,但是社会尊重程度上也没有达到德日等国家的社会地位,更谈不上受尊重了,甚至80年以前教书的和搞科研的都是“臭老九”。是被民众戏耍的对象! 从一个细节就很好的表明,在日本马自达公司技术最高的四位装配技工可以把自己的铭牌嵌在他们出品的发动机上。 当然这些发动机也不可能都是他们亲自组装的,镶嵌铭牌的意思是这些发动机的品质由这些技工保障。而日本消费者就认可这样的保证,对贴上技工师傅铭牌的产品质量非常放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