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原型芯片-《工业民科》


    第(2/3)页

    张熙教授带领着国内来的工程师们用两个月的时间设计出芯片电路,这样的速度在国内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林强生这里他们每人都有一台电脑可供使用,而且还有丰富的技术书籍文献资料可供查阅,在国内难得一见的保密级资料在这里也应有尽有。

    对工程师们帮助最大的则是电路设计辅助软件,这种辅助软件有着很好的数据库提供支持,使得工程师们不必做复杂繁重的电脑绘图工作,点几下就有了结果,比手绘电路图提高了上百倍上千倍的效率!

    这些国内来的研究者如痴如醉的汲取着这里的营养,然后又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在实验室里阅览室里学习工作。

    美国雇员对这些中国人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疯子”“精神病”之类的词语,而这些人则完全不在乎美国人对他们的好奇敬畏排斥等异样眼光。也许是受林强生本身的影响。让他们有一个中国式的老板而更有了底气;也许是这些人刚出国还没有接触国外的华人社会接触到不良习气。总之这批工程师技术人员有着不卑不亢不妥协的倔强精神,这也是支持他们刻苦工作的动力源泉!

    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研究团队制作出了22块芯片,中途董家盛团队替换下了张熙团队,毕竟张熙教授六十多岁了制作芯片劳心劳力精神高度集中长时间的工作非常损害身体。林强生也怕张熙教授的身体撑不住。

    他等在实验室外,此时已经到了第二天的中午,科迪南早已经下班回家享受假期去了,因为圣诞节过后西方人也有四五天的假期。

    张熙和董家盛两位教授早已经开始对芯片进行测试,如果原型芯片的测试数据达到理想要求,那么这款芯片将正式量产。

    国内的林兰英教授也很关注美国实验室的测试数据。越洋电话就基本上没断过,双方一直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互通消息。如果这边测试数据成功,滨城的半导体工厂也将对这款芯片准备生产。那里的生产线通过将近一年的技术改造,已经初步达到了1.5微米制程技术。

    “测试完成!”通话器里突然传来工程人员的话音,声音中有着疲惫也有着兴奋。

    林强生扑向了通话器抓住话筒焦急的问道:“数据怎么样?”

    “成功了!我们设计出了一款真正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芯片!”屏幕上能看到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热烈欢呼的场面,以及张熙教授董家盛教授开怀大笑互相庆贺的欢快动作。

    “这款芯片采用了1500nm制成技术,共集成了126,000枚晶体管,功耗n/a工作电压5v,插槽类型68-pin核心面积49mm2,时钟频率6-12mhz,最高可达22mhz!.....”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