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谁的算计-《武侠之长生路》


    第(2/3)页

    坐在大殿上。听着韦一笑今日的报告,他点了点头,道:“好了。我知道了,一切照旧。对了,峨嵋派、丐帮那里可有消息传来?”

    韦一笑摇头,道:“还是没有任何消息。这两年,我们已派人打入了峨眉、丐帮内部,可有关起义军的事,却完全没有头绪。”

    林长生眉头一皱,道:“不太可能啊。这两派暗中联络,绝对不会没有动作的。他们到底把人放在了哪里?”一时间,他也有些想不透,这峨眉、丐帮莫非还有一处特别隐秘之地不成?

    摇了摇头,他暗叹一声,道:“我叫你派人去台湾,如何了?”

    韦一笑道:“那人已传来了消息。不用多久,有关卷宗就会送来。”

    林长生点头,眼神望着殿外,有些出神。

    又两日,他关心的卷宗被送了过来,林长生第一时间查看。细看下,他忍不住大吃一惊,又有些哭笑不得,心中感觉极为矛盾复杂。

    总的说,台湾一切还好,可与林长生的谋划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切的变革都充满了变数,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更是会冲击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思想。

    台湾,显然与古代不同。在林长生与黄老邪的谋划中,各种制度看似变化不大,实则却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一切的基础教育。

    那完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古代的教育不叫数理化,可实则林长生、黄药师的教育就是把这种“数理化”放在了前面,把所谓的四书五经摆在了后面。

    如此,教导出来的学生自大大不同了。他们的思想与所谓的读书人,可谓南辕北辙。

    三次北伐时,台湾功亏一篑,而林长生或者说大陆人都不知道的是,郭破虏死在了那一场与蒙古人的水战之中。

    当时他的后人年纪不大,是杨过主持大局。可杨过的性子大家都知道,孤高、叛逆,眼里不容沙子。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主持一国之政。

    也正是如此,岛中没多久便有人传杨过窃居大位,要行谋逆之事。这等流言,杨过自然听不了,他惊怒下也无比气馁,而岛上也因此暗涌不断。

    为了不引发岛上对立,杨过移交了大权,甚至把自己的儿子杨克与郭襄派往中原,以表明自己心机。可也正是他的放权,使得台湾有了一步关键的变化。

    这个变化在历史来说,是好的。可对台湾来说,却是一个战略改变。

    郭破虏儿子无法理政,杨过又退隐,大权自落在那些为官之人身上。若是一般读书人,自会大权独握,可岛上的“读书人”不同。不说他们懂得分享权力,可事实就是他们分享了权力,一同把持了朝政,形成了一个虚君朝堂。

    在之后的几年中,随着郭破虏的儿子长大,这些人的权力也不停稳固,他们通过各种律法稳固了自己的权力根基,改变了不少的东西。

    也可以说,这种改变是教育改变带来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百姓乐意接受的,这也彻底奠定了虚君制度的实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