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深夜访客-《大收藏家》


    第(2/3)页

    郝蕾也不用人帮忙,一个人兴致勃勃地盘算对帐,只见她左手拿单,右手不断敲着计算器的键位,显得非常熟练,估计是在渔港新村练成的技能,赵风看到她忙得不亦乐乎,也由着她。

    农场一号,赵风说过全交由郝蕾打理,帐目也是她一个人说了算,郝蕾没有开口,自己也乐得清闲。

    算完帐单,又清点了一遍抽屉中的钱,确认无误后,郝蕾把笔一掷,兴奋地说:“太好了,第一天业绩就有31286元,哈哈哈,太好了。”

    小妮子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

    这和赵风猜测得差不多,赵风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前期的努力没白费,看客人的反馈的情况,口碑也好,我们这次应该立稳脚跟了。”

    郝蕾一脸骄傲地说:“那当然,你也不看看是谁出马。”

    要不是打折,今天的流水帐妥妥地四万,优惠的折扣,可以说是让利。

    其实饮食行业的利润还不错,像一盘青菜,成本不过一二元钱,但是炒出来,少说也卖十多元,好几倍的利润,肉菜类的利润也有五成左右,就是开业促销让了利,还是有利润。

    毕竟肉菜绝大部分都是农场产出,现摘现卖,少了转手、运输、售卖等环节,光是这里就能压低不少成本。

    无论什么行业,都有风险,像饮食行业,最怕就是囤积食材,还没来得及做,那些食材就变质,这些都是未知的风险,农场一号自产自销,可以把这个顾虑打消,还降低成本。

    郝蕾点点头说:“流水和口碑不错,现在就是要维护好品质,只是,我怕农场一号快要供应不上。”

    “这话怎么样?”

    “青菜方面没问题,三十亩菜地,完全可以供应农场一号的需求,我说的是肉类”郝蕾有些担心地说:“就今天,杀了86只鸡、21只鸭,鱼也消耗了一百多条,农场的肉类肯定供应不起。”

    赵风弄农场,最初是想掩饰自己洗金,没想到弄着弄着,省农科所的席技术员都成了农场的一份子;养些鸡鸭,也是不想浪费剩饭剩菜,后来慢慢又扩大规模。

    可是养得再多,也比不上一天开二百多桌的农庄一号。

    第一天就暴露基础不够扎实的短板。

    赵风有些为难地说:“肉类这些不像青菜,快的话十多天就可以摘,起码要几个月,我听有些服务员反应,有些顾客嫌我们的肉类贵,我们可以分三步走,一方面是派人收优质的肉类,就是跑远一点也没关系,第二步是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做到自给自足。”

    “最后一种,就是分档,农场自养的贵一点,到外面买的,就便宜一点,这样也可以解决价格的问题。”

    郝蕾在新港渔村做了几个月经理,闻言想了想,很快点头同意:“现在能做的,就是这些,大不了每天限点,让他们抢抢也好。”

    “见步走步吧,我说郝经理,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赵风突然开玩笑道。

    “要做的事很多”郝蕾板关手指头说:“先是扩招人手,不过这仅是第一天,也不知以后生意怎么样,我打算先请兼职,生意好了再固定下来,你说得对,农场一号开了,像家禽的养殖也要跟上,要不把旁边的小山头也包下来养鸡算了,张姐不是在吗,她是农科所的,这些她也会。”

    顿了一下,郝蕾又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是68折,优惠的力度足够,三天过后,没了打折优惠,估计人气会下落一点,看来我们要弄一些特价菜,再给他们分点代金券什么的,这样才能保持人气。”

    赵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