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帝国海权-《龙腾1856》


    第(3/3)页

    曾纪泽点点头,说:“那好,海军那边牵头拿出一个十年的展规划。”

    看到海军的展得到这时,身为6军大臣的袁世凯也坐不住了,站起来问曾纪泽:“我们6军的装备,是不是也要升级了?”

    曾纪泽大笑说:“我们当然不会忘了6军。”他问谭嗣同:“‘飞龙’二代机枪研生产情况怎么样了?要是成功了,尽快给6军装备。”

    中国“飞龙”二代机枪的前身是1882年面世的马克沁机枪,经过略为改动后在天津的兵工厂进行生产,主要是反转了闭锁机构,使得重量减轻并便于大量生产。

    谭嗣同说:“到现在已经生产了3oo挺机枪。除了样式略显陈旧,‘飞龙’二代机枪的可靠性是所有士兵梦寐以求的,在一次试验中,1o挺维克斯机枪在12小时内射了1o万子弹,平均每小时1oooo。尽管这期间更换了1oo根枪管,使用了不尽其数的冷却水,但是没有出现一次卡壳,而这恐怕让马克沁机枪望尘莫及的。”

    曾纪泽说:“好,十年内争取生产‘飞龙’二代机枪一万挺,让每个集团军都有一个3oo挺机枪左右的机枪营。”

    另外,曾纪泽深思熟虑之后,宣布了工商立国的诏书:“太史公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们这些士绅议员,都喜欢做君子,羞于言利,说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放在太平盛世,也就罢了,不言利、不争利也无妨,顶多国家穷一点。可眼下什么世道?泰西列强横行,贫弱之国沦为富强之国的殖民地,弱肉强食。在这等世道中,咱们能不言利?咱们能不争利吗?而这工商之利大于农耕之利是有目共睹,从农耕文明向工商文明转型,乃国人救亡的必然路径,‘国人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东西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早在18世纪9o年代,美国第一届政府财政总长汉密尔顿与国务卿杰斐逊就‘工商立国’与‘农业立国’就争论过,结果诸位看看今日奉行工商立国之美利坚,哪个国家还敢欺负?恐怕将来,连英吉利都会不如美利坚。”

    袁世凯说:“提倡工商立国,怕就怕官府和坏商沆瀣一气,欺压百姓,历朝历代,莫不如此。而官商勾结必然会祸国殃民!眼下的中国,凡是能把事业做大的商人,谁和官府没有勾结?谁没有花钱买过官?”

    曾纪泽哈哈大笑,说:“项城,你应该知道,大英帝国的议会里面,除了贵族议员就是商人或是代表商人利益的政客,几乎没有谁替劳动人民说话的——劳动人民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他们不纳税或是纳税太少,因而在议会里面没有代表!我倒认为,官商勾结不是问题,问题是得有个规则,怎么勾结,怎么斗法,在台面上,正大光明地代表各方利益争斗!帝国的大臣,今后都不要看不起商人,商人逐利,是他们的本性,这也是正常的人性,商人们不偷不抢,只要不是强买强卖,就没有剥削谁。你不喜欢,可以不购买他们的服务。我们要相信帝国的法律,要相信市场,只要能自由交换,对每个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公平!我们中华民族,今后要工商立国,恢复商人应有的名誉!不能看不起商人,否则老百姓,就只能都受穷,帝国要鼓励大力展经济,只有老百姓富裕了,国家才真正强大!”(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