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两大阵营-《龙腾1856》
第(2/3)页
曾纪泽说:“崛起的德意志对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是很大的威胁。我知道俾斯麦时期,德意志很少参与殖民地的争夺,1881年,俾斯麦就曾干脆利落的告诉那些不安分的人:‘只要我当一天宰相,德意志就不会有殖民地政策’。”
财政大臣席家栋说:“我也曾关注过德意志的工业化。俾斯麦当时那么说,是因为他主政时期,德意志出口总额中销往殖民地的只有千分之一,而进口总额中来自殖民地的也只有千分之二,面对在英法已经瓜分世界上最好的殖民地时。德意志人觉得对这些平时倒贴钱,战时守不住的鸡肋,还不如弃掉以为帝国减少些麻烦,尤其在为了维护殖民地需要花钱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会刺激到英国人。”
曾纪泽哈哈大笑:“俾斯麦很有远见呀,可惜俾斯麦189o年就下野了。现在德皇威廉二世完全破坏了俾斯麦给德意志打下的外交基础,德意志海军部一直以大英帝国海军舰队为追赶目标,推出大海军计划,这完全激怒了英国人。从地理上看,英国所处的位置,心脏和大脑在欧洲大6西海岸之外的不列颠群岛,而伦敦,也位于泰晤士河之上,对于英国来说,欧洲大6西海岸出现一个6海强权的国家,意味着亡国之危,生存之险。德意志所处的位置,恰恰在低地国家和日德兰半岛之间。是英国敏感神经中最敏感的位置之一。德意志大力展海军,是顶在大英帝国心口的一把致命的匕。如果在这个位置出现一支庞大的,可能压倒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舰队,而且掌握在拥有欧洲最强大6军的德意志手中,这在英国眼里不仅仅是海权的竞争性威胁,而是涉及到国家存亡民族生死的生存性威胁。”
梁士诒表示认同,说:“皇上真是高瞻远瞩。英国想遏制德意志海军,对中国来说,也是个机会。这样一来,英国人不得不和中国、美国坐到谈判桌前分享海权。”
梁启也笑了,说:“我看德皇威廉二世是由于受其母亲,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的影响,对英国的海军十分羡慕。他开始学习英国人的传统,建海军局、海军司令部,甚至还希望建立6海军联合指挥系统。德意志新贵们急于在殖民地分割上获得利益,哪怕海军尚未成型也开始进行政治冒险,这必然招致英国的强烈反应。”
原来,从1896年开始,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宣称施行所谓的“世界计划”。他声称“今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没有德意志帝国同他的皇帝过问的情况下将无法完成”。一个搞鱼雷艇起家的海军国务秘书蒂尔皮茨起的“德意志海军联合会”,他们希望德意志能够向英国一样四处伸手,进行海外,英德关系急转直下。在这种形势之下。所谓的“巴格达铁路”、“中非帝国”和“东方马克区”等各种各样“伟大的计划”就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1898年,德意志帝国出台第一部海军法并开始建造战列舰,这意味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无疑是蒂尔皮茨的“德意志海军联合会”大肆宣传海外扩张的结果。
在这种扩张目的的推动下,德意志的第一部海军法在1898年出台:各有8艘战列舰的分舰队,两年后的新法案立刻变身为4个分舰队,32艘战列舰。这使英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曾纪泽说:“现在确实是我们和英国结盟的好时机。英国在非洲和亚洲的扩张,使法国和俄国与之产生了相当大的矛盾,在19世纪9o年代,英国人既要面对法国人在北非的挑战,又要在阿富汗和俄国人斗争。在南非还要对付荷兰裔叛乱,战线过长使英国领导层认为过去的‘光荣孤立’已经行不通了,开始寻找同盟,新兴的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共和国,尤其是中国。对英国来说,很重要。不过,这种结盟都是暂时的。中国一旦崛起过德意志,中英两国的摩擦是必然的。我们也要有所准备。”
这时,6军大臣袁世凯问:“德意志和俄国的关系怎么样?自从中国在远东击败俄国,收回库页岛、尼布楚等地,中俄关系就降到了冰点。随时都有再次爆战争的可能。德意志和俄国都是君主制国家。要是德意志和俄国联手,中国就被动了。”
梁士诒说:“德意志和俄国不太可能联手。德意志皇帝、沙皇和奥地利皇帝的三皇同盟已经完全破裂。1878年的柏林会议,俾斯麦对奥匈和土耳其的偏袒就已经导致了作为表面上的最大输家的俄国和德意志关系紧张,1879年的《德奥同盟条约》更是把德意志拴在了巴尔干地区的火药桶上。果不其然,1885年的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危机,彻底导致了俄奥关系破裂。而为了防止德意志介入,俄法关系迅拉近,而又导致了俾斯麦对俄国进行经济制裁,而俄国人为了应对德意志的制裁,立刻向法国获取贷款。现在俄法联盟的经济基础基本成型。俄法两国倒是走得很近。”
梁启说:“以我的研究来看,德意志和俄国两国倒是有可能开战。在1887年的一份条陈中,已经87岁的德意志名将毛奇再次提出东线优先计划:即向俄国采取先制人的进攻。1887年7月7日,科堡家族的费迪南成为保加利亚沙皇,而这位和奥匈帝国关系密切的沙皇让俄国愤怒不已,而开始认真考虑与法国结盟。而惊恐的俾斯麦被迫将《德奥同盟条约》送到伦敦,声称如果奥匈、英国受到威胁,德意志有责任对俄国或者法国作战,而苦于法俄干涉英国在埃及的事物的英国人再次联手德意志对俄国施压,而这一次彻底埋下了俄国对德意志仇恨的种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