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六卷感言 笔写中秋-《奇玄情》
第(2/3)页
如果城镇是头,建筑当是发,发秀不秀,齐不齐,美不美,要看会不会梳妆。外来工无疑就是最多的梳头者,他们就是这些头发上的光泽。
这些光泽靓不靓,要看为特区和开发区做出重要贡献的外来工们,的心态和情感。
中秋佳节无疑是个极佳的契机。
有人时逢佳节更思亲,有人‘但得人如天上月,虽短暂,有时圆’,有人明月楼高偏独倚,有人一年只能赢得这一天‘月圆人也圆’,有人中秋月圆不敢看,有人月下放歌在月亮坝上跳一曲,有人在月色中把明月与美酒同饮。
而还有的人,明知中秋圆月在,却身在月外不得见。
中秋月下,有的人打开了心扉,有的人把心门锁紧。
这一夜,我也在月下走了很长的路,见了很多月里月外的人。
有的是亲眼所见,有的是心眼所见。用我的心眼,透过我的文眼。
只恨我不能有直上高寒的海拔,不能站在明月的高度,不能看遍芸芸众生相。我不会绘画,没有相机。
谁解沉舟,笔写中秋。
唯一能用的,还是丢了很多年,又重新从旧账中翻出来的旧笔。
我也像很多外来工一样,加了几个小时的班,没能赏月通宵。
我在这里所能描述的,仅仅是打工人海中,极为有限的几起。
几起而已,在月光的海里,能不能找到类似的涟漪,来激起微澜?这些微澜,就是点点推推藏藏订阅和打赏来体现。
今年(1997年)的中秋月,比我们的期许来得晚了一些,它的晚点,好多人黯然心酸,好多人已经失望了,叹息了,不少人等不了,干脆睡觉了。
迟到的中秋圆月更加亮丽,在月光下就可以看得清杂志上很小的汉字。
但这个中秋的的月亮却有些特殊,它是什么时候变得只剩下了南天的一半了的?它是何时赶到的?圆了多留久,又缺了多久?何时告别了我们的眼睛,消失在蓝天上的?这个中秋的圆月到后来为什么要失去一半?这一半,惹来了多少感叹?
这一盘月亮,盛来了太多的疑问,太多的风景,在我的心中绾成一个大大的中秋情节。
★★★
本卷序言:
沉舟的水不暖月,每一卷设定的风格文笔都有明显的不同。在文学网的书,就得有文学性。
为了文学,在这方天地残喘。
我明白,只要不自弃,这方天地就还能容忍得下我。
文学性是什么?沉舟以为,就是文笔所洋溢出来的美感。哪怕写贱人,贱民,写社会的丑恶现象,也能扬吐文字的美丽。
谁多读,谁就能得到陶冶。
文学性,应该是读者必不可少的红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