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有事儿相求-《良缘多磨》


    第(2/3)页

    她大着肚子,很辛苦的在茶楼站了一个时辰,脚都有点肿了,还走了很长的路,很疲惫,想回去好好睡一觉。

    有事儿就早早说,她可不想请她们进去,让自己受累。

    三婶也不是个笨人,很会察言观色。

    脸上的笑更浓更假了:“少夫人还别说,今儿三婶来啊,还真有事儿。这不是前段时间美媛的爹,三婶的亲哥哥来了一趟都城,见咱们府上在外面也有了生意,就想托三婶问问,看能不能让三婶那侄子,美媛的哥哥在茶楼某个差事。要说啊。三婶娘家也是个殷实人家,有些薄地,吃喝不愁,可是孩子大了,就想在外面闯闯,他都二十出头了。不想务农,就想着来都城。”

    颜倾颜还以为三婶带着侄女有什么重要事情,原来这事儿。

    这个倒是不难。先不说茶楼,收回来的几家店铺都收拾好了,就等着产品运回来开张呢。很缺人手,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反正要招人,用谁不是用,自家亲戚保险一点。

    她一口答应下来:“这事儿好办,茶楼人手不够,还有几家店铺很快也要开张。乌金矿那边还要成立运输队,都缺人,不知道三婶的侄子擅长什么?咱自家人,怎么也得安排个对口的位置。”

    答应了!还一口答应。三婶似乎有点不相信。笑容僵了僵。

    忙说:“顺喜他会打算盘,也识的几个字。还有就是喜交朋友,也不知道算不算本事。”

    这时代不普及基础教育,官府并没有几个学堂。百姓们要想读书就的去私塾。学费很高。所以读书识字那是中产阶级的事儿,一般的普通百姓可负担不起,也没那个远见。所以颜倾颜才会在玉香镇的苟大娘家住四年,还答应做她的儿媳妇,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她有远见。

    试想啊,一个寡妇,能千辛万苦的供自己的独生儿子进学堂读书,考功名。多不简单啊。

    所以纵观全国,识文断字的人不多,基本上占一小半,会打算盘的更少。

    她想了想说:“三婶的侄子叫顺喜啊,好名字喜气。这样,你让他先来,如果想在茶楼学习学习,就在茶楼先记记账,收收钱。如果不想,就先将几家粉刷好了的店铺照看着,等咱们的乌金布匹,纸张什么的运来了,再看看他能干什么。”

    记账管钱,这不就账房先什么?

    这可是管理层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