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奉陪-《血海孤狼》


    第(2/3)页

    李孔荣说到这里有了些激动。国民党一边保留着传统模式,用人看重推荐,另一边又学习苏联采取严密的组织制度。照说两种方式都不容易出现叛徒,闽系有内斗但少有叛徒,桂系也较为严密,还有就是晋系,毕竟大家都是本乡本土,家大业大,不可能抛家弃口出卖所处集团;而苏联方式控制严密,人人怀疑、处处设防,也不太可能严重失密。

    但两者相结合就出问题了。后者反对前者,前者软化后者。国民党起于帮会,中间又借势续命,再几番内斗,它的保密能力根本就是笑话。把雷达送回国就相对于把雷达直接送到东京,所以每次说到这个问题李孔荣都很是激动,他认为孟昭英等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原因,但这些人究竟只是个小资,见到死人同情心泛滥,以至每每想不顾后果破坏大局。

    站起来的李孔荣说完猛一转身挥袖道:“子拔兄,你就这么跟孟教授他们说吧。第一,任何一个人被炸死都是残忍的,但现在受难的是四万万同胞,为了一个人、一些人,一个城市、几个城市而置全国所有人、所有城市于不顾,这不仅愚蠢,更是一种犯罪。”

    李孔荣这句话说的极重,以至魏如和吕谟承的脸色很不好看。李孔荣没有看他们,他接着道:“第二,按照现在的研究进度,厘米波雷达出来的时候大概是明年年中,米波雷达到那时也可以做的更小,以至可以装在大型飞机上。那时候雷达可以回国,但前提是必须控制在海军手里,国内其他部门、其他部队不得介入,到时候我们只提供敌机来袭警报,至于为什么我们知道,那是海军的事,与其他部门、其他部队无关。

    还有一个,雷达仅仅是预警而已,真正杜绝轰炸的是击落日军轰炸机。我之前一直有这么一个想法,那就是第一批飞行员在每年下半年回国作战……”

    “什么?!”魏如跳了起来,看着李孔荣说不出话,吕谟承则是一脸笑容,就要鼓掌。

    “是,我说明年下半年第一批海军飞行员将回国作战。”李孔荣面无表情,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考虑,时间就插在4o年9月13日前后。

    按照历史,9.13空战后,失去苏联飞机来源、以及零式一一式的出现,中国空军彻底进入避战阶段。陈纳德的飞虎队也在这个时候组建,但此时欧洲大战早就爆,虽然美国给予了对华贷款,可常凯申要的‘五百架飞机比天上摘五百颗星星都难(美国国务卿赫尔语)’,最终英国人订购的p4o几经辗转最后给了中国一百架。

    这一百架飞机装卸的时候损失一架,运到缅甸只剩九十九架。飞行员虽然大多是老手,可训练之后只剩六十六架,且时间已经是41年12月了。日本对美开战自然放松对中国的轰炸,所以这一百架飞机不但没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还因为陈纳德的飞机制胜论抢占了本就有限的驼峰航线吨位,使得6军军火得不到补充。

    194o年9月至1941年12月这一年的空档期海军或许可以接手。好处先是振奋军民士气、打击日寇;其次则是飞行员轮训,可获得大量作战经验;最后就是海军以及与海军有关的人员会因为看到成果而增进团结,不再出现孟昭英反复请求雷达回国之类的事情。

    有好处自然就有坏处,最大的坏处就是军费增加,飞机损失一架也是几万美元,还有则是汽油、配件、地勤、以及训练损失等等。最重要的是飞行员,损失一个就少一个,如果损失太多,珍珠港将缺少战斗机飞行员。李孔荣的估计是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二十四架)参战将花费一千万美元,这对本就不宽裕的军费雪上加霜。

    除此军费以外就是泄密和猜忌。驾驶F5F参战就是泄密,这会让日军熟知F5F的性能,可不用F5F参战,比如使用F4u海盗,又担心飞行员习惯这种机型不适应F5F;猜忌就是常凯申,即便自己不‘叛国’,海军飞行员也不可能隶属航空委员会管辖,可作战是在国内,机场必在国内,这三个中队日久是不是会被常凯申扣留吞没实在不可尽知。

    说起海军航空兵回国作战,李孔荣又想起这些反复考虑过的得失。他非常非常肯定——拦住国人打日本人的不是别人,就是花生米常凯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