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正事-《血海孤狼》
第(2/3)页
曾以鼎还是以前那个沪队独立的曾以鼎,心机手腕都是一流。要不是他当年站错了队(1923年,借海军欠饷九月之机,曾以鼎通过其胞兄曾毓隽依靠安福系之钱款策动海军独立,后被海军部长杜锡桂请北洋政府(直系)补军饷化解),这海军部长肯定是他的。
“海军要重建,是要抛开国府了。”陈季良完全同意曾以鼎的说法,现在仅仅是要回海军飞行员军政部都不答应,那以后海军一艘接一艘的航母入坞下水、一架架新式舰载机上舰服役,军政部肯定不会坐视不管。重建海军极为费钱,虽然不知道李孔荣如何筹款,可一旦海军真开始重建,常凯申、军政部肯定会从中干涉。
“抛开国府兹事体大,我看还是先等世英兄赴美之后再做决断吧。”参谋长陈训泳看了默默不语的陈绍宽一眼,出了个暂缓的主意。“李绍盛要真是能筹到足额款项,我们再抛开国府不迟,要不然到时候弄得两头不着落可不好了。”
“当然要等李绍盛筹到钱再抛开国府,不过我们要有这样的打算才是。”曾以鼎也看了陈绍宽一眼,带着些笑意——他感觉陈绍宽要是有杜锡桂或者杨树庄一半的果决,事情都不会弄得现在这副模样。目光跳过陈绍宽,曾以鼎再看向陈季良,“世英兄这次赴美沿途要小心才是,绍盛那边也要问清楚:他这重建海军的钱到底从哪来?他可不能再捏造个沉船宝藏出来打我们,海军上万人可都在指望着他。”
“这个确实是要问明白的。”陈季良深深点头,从去年到现在,早前名不见经传的李孔荣给大家带来太多的惊讶,以至于像林献炘已对他开始盲信。预测日军动向也好、判断国际形势也罢,海军重建可是要真金白银的,他再怎么有能耐也不能凭空变出钱来。“飞行员的事情怎么办?”陈季良再问。“现在海军没有飞行员,总不能真的去请洋教官吧?”
一说到飞行员三个人都看着陈绍宽,陈绍宽不得不道:“此事跟军政部是说不通的,我看只能找委员长。委员长虽然行踪不定,可我一直找下去总能找到人的。你先去美国和李绍盛谈一谈吧,省三说的没错,确实要和他把事情谈明白了,海军重建的钱到底从哪里来,一定要弄清楚,千万不能马虎,这可关系到一万多人的生计。”
“我明白了,我一到美国就会找他问明白。”陈季良说话间忽然想到了林献炘从美国汇来的一万美元川资,这连着四架教练机都是李孔荣筹来的钱,还有瑞士那个研究所,真不知道他哪里弄来这么多钱。早就听说海军要重建的官兵上上下下都看着部里,教练机一到武汉个个都心头火热。想到那些套近乎走关系的军官,陈季良心里笑了一下,他再道:“航母训练舰的预选名单要不要带过去给他们看看?”
曾以鼎之前还好整以暇,听陈季良提到航母训练舰预选名单浑身禁不住紧张起来,他也塞了不少人在里面,但毕竟是少数,陈绍宽的原则是择优录用。
“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陈绍宽察觉了曾以鼎的动作,心里笑了一笑。“你先去和他谈经费问题,谈完之后我们再确定训练舰名单。淑春不是做了一个借助巴西海军的训练计划吗,到时候我们全面考量下,看看到底该如何轮训。”
“明白了。”陈季良一听说轮训心思就飘远了,他恨不得现在就到了旧金山。
陈季良心思飘往旧金山时,李孔荣一行刚刚飞抵旧金山。旧金山按照华侨的说法是大埠,华侨有好几万人,本来大家就对李孔荣前来旧金山翘以盼,不想他在纽约一番活动,居然上了时代周刊封面——‘预言还是巫术,我们拭目以待’,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的文字,底下是李孔荣伸手比出V字、预言中国将在两千天内获得最终胜利的照片。照片上身着海军常服的李孔荣神情笃定、深邃而闪亮的目光似乎能穿透未来。
对华人来说,两千天的预言实在是久了些,但这依旧不影响他们对李孔荣的热情,毕竟国内数次大捷都与李孔荣有关;而对美国民众来说,法国将在四十天投降则有些哗众取宠,但李孔荣对美国矿产瓶颈的描述引起了普遍担忧,本该1939年提交国会的提前一年递交国会讨论。另外,李孔荣在‘美国不参加日本侵略委员会’主席顾临所举办家庭酒会上的谈话获得赴会人员的普遍认同,他们记住了这个有些神奇的中国人。
时代周刊的封面、大人物的赞同、华侨的热情欢迎,这些事情都未能打断李孔荣的思考——招募了麻省理工几乎所有机械专业和航空专业的留学生后,提供直升机设计图时他现了一个纰漏,那就是控制桨毂和桨叶之间的传动系统好像有哪里不对。
螺旋桨飞机通过襟翼尾翼这些可活动机构实现了对飞机的操控,直升机能动的地方只有桨叶和尾翼,通过这两个机构实现操作是有很多奥妙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连接桨叶的三个铰链。李孔荣记忆中,尾翼和铰链的出现足以使自己做出的直升机机动性不逊于后世,但他对直升机的整个操控系统并非了如指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