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发大财-《血海孤狼》


    第(2/3)页

    “捕获日本邮船龙田丸?!”电报上是这样的命令的。他这边正想着龙田丸是什么船,书记官侯有昌上尉就把情报汇报过来了。

    龙田丸属于浅间丸级客货船中的第三艘,由日本长崎造船厂建造,1929年下水,1930年就航。全舰长一百七十八米、宽二十二米,排水一万六千九百吨。其主机马力两万匹,最大航速二十一节,可搭载旅客八百三十九名,起乘员组三百三十名。该船建成后隶属日本邮船公司,与秩父丸、浅间丸一起专营横滨至北美航线。

    侯有昌上尉所介绍的龙田丸信息完全是报纸上可以公开查询的内容浅间丸下水后曾创造过横滨到旧金山的航行记录,且浅间丸上的装饰完全参照欧式邮轮,甚至连船上的装饰都全部购自欧美,所以被日本人称为日本造船所建造的外国船,该船运营之后,因内部无比奢华,又被称作是太平洋上的女王。

    在高宪申上校的概念里,破交就是击沉敌军船只、切断敌方海上通路的行为,可现在海军部给他的命令显然违背了这个原则,宁海号的目的仅仅是捕获龙田丸,并且你舰若不暴露行踪,则应击沉其他日籍商船以掩盖龙田丸被捕获之事实这根本就不是破交作战,这更像是海盗行为。陈绍宽到底想干什么?

    陈绍宽到底在想什么?当然只有大难不死的驻德海军武官李孔荣最清楚,因为整个计划的草案就是他写就的。浅间级商船是什么?读过太平洋战史的他当然知道这是小日本投机取巧的产物这三艘船都拿了日本海军的扶助金,目的是为了战时便于改造成航母,因此在设计上做了预留。不过这三艘船在战时都未能改造成航母,究其原因,李孔荣认为是这三艘船建造时日本海军的航母建造理念还未成熟,要等苍龙、云龙下水之后,这种可改成航母的商船之设计才趋于合理。

    之后所建造新田级的三艘商船:新田丸、八幡丸、春日丸,在日后的太平洋战事中改造成了冲鹰、大鹰和云鹰。只是其标准排水量还是只有一万七千吨上下,舰长仅一百八十米,搭载飞机只有可怜的二十七架。说句实话,这种航母李孔荣是看不上眼的,可问题是自己有什么条件他也完全清楚,能有这种航母就不错了。只是这种条件的航母老天都不会给他新田级商船要到1940年前后才下水,现在连龙骨都没铺。

    现在是1937年,为了新田丸等三年是不可能的,日本人最终会知道中国海军有一艘军舰在开战前驶离了大陆,一旦他们开始围捕宁海号,那捕获计划就再也无法实行。之后,只有等潜艇出动,方可能再有写收获,可那时候的日本邮船已是惊弓之鸟,单靠潜艇怕是难以捕获的,所以事情最坏的结果就是海军只有一艘不太合用的航母训练舰。

    南太平洋上高宪申上校收到命令时,西柏林医院的李孔荣也收到了通知,不过他还是很虚弱,那辆德国大货差一点又重演了后世东风大货的悲剧。好在当时身处市区德国人车速不快,刹车虽晚了可司机最少没有狠踩油门,这才让他捡回一条命。

    他恢复意识的第一个感觉除了痛,便是脑子里空空荡荡,这就好像到了站的公交车,车厢里只剩他一个人,而且再无之前那种压迫感和麻木感,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由此,他判断李孔荣中校已经挂了!正因为此,打开眼睛的他即便疼的要掉眼泪,也是笑着的从现在开始,他便是这具身体的主人,他不要在半夜醒来、也不要哄着李孔荣中校吃下安眠药睡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不要担心会莫名其妙的一命呜呼,不要担心自己的佩佩会被李中校占有

    这所有的喜悦都让他欢喜若狂,只是,即便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医生也认为他还要在病床上躺三个月。另外,局势不容乐观:常千古终究因为想占小便宜吃掉日海军陆战队发动了淞沪会战,对日本这个中二来说,松井石根等人的对支一击论终于获得支持,战争已经演变成全面战争。

    此刻,大难不死浑身痛楚的李孔荣已完全冷静,在他看来:如果常凯申是个磊落果敢的人,哪怕他是为了占小便宜发动淞沪会战,进而使得中日战争提前升级成全面战争,他也会勉强拥护这个党国领袖。可是,发动淞沪会战的常凯申实质上并不真的想和日本人死拼下去,而是一直将停战的希望寄托在国联调停上,如此首鼠两端的结果就是大溃败、大屠杀、大决堤!

    这样的领袖让他彻底鄙夷!或者更确切的说:任何自以为自己天下第一聪明、别人全是天下最蠢的领袖都让他蔑视。跟着这样的人最好的下场就是帮着他背数不尽的锅,最不好的结果就是你知道的太多聪明的领袖总是有许多不愿为人所知的小伎俩、小手段、小秘密,现在是用在别人身上,明天很可能就用在自己身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