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是转折-《明贼》
第(2/3)页
恰在此时,却听一位半醉士子高声慨然叹道:“当世之时内有流贼肆虐,外有鞑虏虎视眈眈,我等不能为国分忧,却只能在此处杯酒蹉跎,何其可悲……”
立时便有人起身附和。
“子路兄说的好,吾等蹉跎岂是心甘情愿?实在是朝中奸佞当道,纵使有心报国,奈何明月只照沟渠…”
“听说张西铭已经时日无多,已经确诊,系中毒无疑…”
“张西铭为复社奔走却落得如此下场,岂能让人不为之心寒?此事若不深究个水落石出,真是忝为复社同门了。”
“深究又如何?吴昌时巴结上周阁老,谁又能奈他何?”
李信低头浅酌,却留心听着他们高一声第一声的激昂言谈,只听说了吴昌时的名字时,让他心中不禁一动。这个名字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仿照蓝玉谋逆案参劾自己谋反的就正是此人,只不知此人竟如何与复社中人也交恶起來?
孙鉁曾提及过吴昌时此人,大体上也是个阿谀权贵之徒,游走于阉党与东林之间,只不过沒有阮大铖那么倒霉,因为处置失当而城了众矢之的,以至于到现在亦难再起复。且吴昌时现在投靠了周延儒,正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谁若想扳倒他就等于和周延儒叫板。
不过据李信所知,周延儒的复出再度为相,与复社中人的大力运作也脱不开关系,那么吴昌时与复社又有什么矛盾呢?还有他们口中的张西铭又是谁,从他们的言语中能感觉出來,此人在江南士人中的地位当是举足轻重的。
正在李信胡思乱想间,在场的士子们却已经转了话題,多时议论抨击时弊之言。有质疑杨嗣昌剿贼不利者,直言皇帝早该将其罢黜,启用真正知兵之人,如卢象升、孙传庭之辈。有人又毫不客气的直言骂那杨嗣昌是个沽名钓誉,欺上瞒下之辈,实在是误国大奸…
这时却又有人道:“今上厌恶卢、孙二人与杨某脱不开关系,此贼不除,此二人难再复出…朝廷只须将镇虏侯调了去,李自成之辈只能望风而逃了…”
听到他们提及李信,陆九和米琰当即便也竖着耳朵听了起來,不想却有人又揶揄那人道:“太冲兄所言太过,头大如斗…眼如铜铃且不说了…你见过跺一脚就能使江水倒流之人吗?依我看所谓镇虏侯也未必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或许战功有之…却绝不至于如传言般…能以万人之师独抗东虏十万铁骑…”
此言一处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直说此人哗众取宠…“此言差矣…若无这等切切实实的战功…今上岂能晋封他镇虏侯?你虚度二十载岁月…可曾迈出过南直隶一步?从未见过世面…就莫要信口雌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