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故人相见-《明贼》
第(2/3)页
原來如此,李信听罢才恍然。
“镇虏侯如何微服來访?似乎沒听说镇虏侯进城的消息?”
黄宗羲终于问到了正題上,李信原本也沒打算瞒他,便将此番南下的目的,即查办江南织造局勾结浙江市舶司侵吞数百万公帑的事直言相告,然后又讲了意外插曲,因为三卫军购米,阮大铖从中作梗,竟引致了席卷整个应天府米价飞涨的风波。不过,能从阮大铖的身上剜先数百万两的肉也算出了一口恶气,只是苦了应天府的百姓们。
黄宗羲也是恍然,难怪近月以來米价飞涨的令人瞠目结舌,而且不但是米价,由米价飞涨连带着其他生活物资也跟着飞涨,到现在都沒能掉下來。而那少年人则再次惊的掉了下巴:“月进百万岂不是……”他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终于又发出了一阵惊呼:“三万…”
对于少年人的数度五里,黄宗羲对李信表示歉意,“子玉是复社同门次尾兄的同母嫡出幼弟,次尾兄家乡安徽贵池,此番來南京交游便将他带了來,见见世面,只是被家里骄纵惯了,镇虏侯切勿见怪…”
黄宗羲口中的次尾兄,姓吴名应箕,他的幼弟子玉则叫应璘。李信听说黄宗羲的复社同门叫吴应箕,心中就想发笑,不知和吴应熊有无关系。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这个吴应箕一定与那吴应熊沒有关系,因为吴三桂是辽西大族,他的儿子吴应熊也肯定和这个家在安徽贵池的吴应箕沒有任何关系。
李信自然而然就提起了在城中偶遇一儒衫富绅,此人除了请吃酒外,还赠金,赠路引……
“路引?”少年人吴应璘奇道,听说过赠金,赠女人,头一次听说赠路引的。
黄宗羲略一思量也就明白了,今日士子聚众,南京照例封城,想要出城也非得路引不可。只是,能开出这出城路引的,满南京城只怕也不超过两手之数,他倒是有些好奇此人究竟是谁,便像李信问及那儒衫富绅名姓。
李信因不愿对那儒衫富绅说谎,便沒报自家姓名,同时也就沒问对方的姓名,而且人家也十分知趣,既不再问,也不主动提及自家名姓。不过,那路引上却是有署名的,李信曾仔细看过,署名为石巢,是个好生奇怪的名字。
孰料,黄宗羲听了石巢这个名字后脸色顿时就变了,包括那少年人吴应萁都失声惊叫:“是那老东西…”
见状如此,李信大为惊讶,“如何?认识?”
“何止于认识,镇虏侯也曾与他数度交手啊…”黄宗羲缓缓回答着。
这回轮到李信大为惊讶,却已经心下了然,于是反问道:“难道此人就是阮大铖?”
“沒错,此人十有八.九就是那阮大铖。阮大铖别号石巢,再者能开出进出南京路引,更非此人莫属…”
一直未说话的米琰不解的道:“此人当未发现镇虏侯身份,不过看此人作为,还果真如传言般有几分孟尝之风呢…”
听了米琰口中的孟尝之风,吴应萁哈哈笑道:“什么孟尝之风,小人之风还差不多。只怕这路引背后有着你们想都想不到的猫腻,他不是想招揽你们么?既然你们不肯从命,便让官府出手,路引正是自投罗网的催命符…然后那厮再以此要挟出手,你们若是同意也就罢了。若再不识好歹拒绝,怕连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