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蠢货巡抚-《明贼》
第(2/3)页
朱大典在凤阳被围之初早就做好了身死殉国的打算,谁知道连日來峰回路转,城外的革左五营竟不战自溃。凤阳之围也顷刻而解,死志之心顿时便活络了起來,这等功劳请了上去,这头顶的乌纱定是得在进一步。不过,眼下他却是十分感谢自己在孤军中,提兵前來解围的官军,因此才有了贺成邀请贺一龙进城一晤的话头。
贺一龙本想婉拒了贺成的请求,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现在的身份是官军,怕从何來?更何况自己身上还有张方严亲授的副将印信,根本就不怕拆穿。不过,在见到朱大典的那一刻起,贺一龙忽然又改了主意。
眼前这个不修边幅的巡抚,怎么看都像一个赳赳武夫,一脸大胡子邋邋遢遢,显然是多日來未及整理。贺一龙一眼望之,顿觉与那些阴里阴气的文官不同,心里头竟然也奇怪的升起了一丝好感。
于是,贺一龙竟鬼使神差的将自己乃是张方严由革左五营招安的经历,一一向凤阳巡抚朱大典道來。这件事,迟早要被揭开,与其被动的承受,不如自己主动为之。这就是贺一龙心里头潜在的想法。
朱大典初闻之时,脸上果然似有惊讶,但紧接着便频频点着头,又时而摇头摆手,竟是被贺一龙的讲诉吸引了过去。贺一龙一看朱大典是这等表情,心知自己这一番表白果真是堵对了。
当然,他这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里,过滤掉了与李信做对的一节,并且将李信的很多军事行动都比较隐晦的都扣到了自己的头上。如此种种落到了朱大典的耳中,便产生了其妙的变化,于是在朱大典的印象中,贺一龙成了临淮一战的主角,而李信仅仅是个被围在临淮城中等候救援的小小绿叶而已。至于这吓退凤阳城外革左五营流贼大军的主角,自然也是面前的贺一龙。
朱大典并不在意贺一龙的招安身份,先前贺一龙部在城下的表现早就落入他的眼中,斩杀流贼无算,早就取得了他的信任。而且朱大典还对贺一龙赞不绝口:“张阁老果然是慧眼识人,贺将军智勇双全,竟连声威赫赫的镇虏侯都要贺将军施以援手,老夫定然会向圣上为将军请功…”
这一番话夸了两个人,贬了一个人。其中贺一龙与张方严属于前者,李信自然便是后者了。
面对突如其來的夸赞,贺一龙一时间竟有些难以置信,然后他又猛然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与其抱张方严的大腿,不如投靠眼前这个朱大典。张方严其人虽然看起來一副慈眉善目,总是笑呵呵的模样,但他却总有种笑里藏刀的感觉。相反,这朱大典便正好与之相反,显然沒甚城府,又好糊弄,自然是个再好不过的上官了…
朱大典仍旧不绝口的称赞着贺一龙,与此同时便一把攥住了贺一龙的手臂,与之一同把臂通行,这又是另番以示亲近了。时人武官品级不值钱,哪怕二品的武职在七品文官县令面前,仍旧不值一提。贺一龙对此并不了解,但人家乃是堂堂巡抚部堂,与自家并肩把臂,也是给了自己天大的面子。
面对如此种种礼遇,贺一龙心中初进城时的疑虑便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则是隐隐的得意之情。暗暗叫着侥幸,侥幸。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今儿万想不到却印证到了自己的身上。一想起这一日一夜的经历,贺一龙自己都不由得唏嘘一阵,步步杀机,几至绝境,险些身死,然后这一切不过是虚幻泡影,为得不过是要衬托此刻的畅快…
贺一龙一路走一路看,城中靠近城墙的许多民房已经都被拆的秃了顶。他知道,这一定是城中滚木礌石用尽,拆了民房以砖石土木來抵御马守应的攻城。再看街上护送的官军军卒,也是一个个面有菜色,显然是多日未吃过饱饭了。一路看下去,贺一龙的流贼思维启动,忽而暗叹了一声。若是马守应再能坚持几日,只怕这凤阳府城也就陷落了吧…但随即他又冷笑,谁教这老杂碎与自己为敌,若是肯如眼前这糊涂巡抚一般,老杂碎如何能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贺将军,不知贵军下一步欲往何处?”
朱大典不知这贺一龙心中所想,还开口动问他下一步的去向,实际上实在试探口风,希望这万余大军能在凤阳多驻扎上几日,等到流贼彻底走远了,凤阳府彻底安全了,再走也不迟。但这等话又如何好说出口來,毕竟贺一龙是张方严的属下,自己也不好隔着下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