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无声支持-《明贼》


    第(2/3)页

    与大牢之中一片凄凄惨惨戚戚之景象相对应的,内阁大堂一派欢天喜地。几位阁臣破天荒的一齐接见了进京报喜的祖义。不过是区区一介边将,能够得到朝中几乎所有重臣的特地接见,先不说这露脸与否,往后当也是在朝中挂了号的边将,前途亦将是大好无量啊。

    不得不说,祖大寿选择了祖义进京的确是选对了人,此人虽是武将,却也颇通文字,与一干重臣们的应对亦是十分得体,恰到好处。尤其是张四知,乐得合不拢嘴,直不断嘴的夸祖义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张四知乃天子之师,极为得当今皇帝宠幸重用,得此人频频夸赞,祖义心里边乐开了花,但面上却丝毫不敢有半分骄纵之意,甚至还谦虚的将自家叔父的“功劳”都巧妙的拨到了已经是半瘫的孙承宗身上。只不过在座的阁臣们都是何许人也,焉能看不出这乃是祖义的谦逊之言。更是交口夸赞,祖家叔侄不但素有勇武,更是知进退识大体,不贪功,不恋权……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差将祖家叔侄夸上了天去。

    此次接见之后,内阁拟定了奏疏直陈大明天子朱由检,其间自是对祖家叔侄以及关宁军在此次大捷中起到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大书特书。上至张四知,下到洪承畴分别于奏疏上具名。

    人家谦逊归谦逊,那是人家自清其身的一种态度。内阁的重臣们当然不能就此剥夺了人家的功劳,就凭这份自清的态度,亦要对他们的功劳大书特书。

    总之是奏疏一上,皆大欢喜,不论是皇帝还是重臣们,抑或是祖义为代表的辽西边将,都有所得。而皇帝又很快下了褒奖的圣旨,其中文字便颇为耐人寻味。

    “薛相,万岁这道旨意怕是大有深意啊……”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范复粹在听到了褒奖圣旨内容后,竟是颇有忧虑,此前得知辽西大捷后的喜悦竟然一扫而空。

    内阁大堂中已经走的空空荡荡,堂屋中只剩下了范复粹与薛国观二人,这两人显然与张四知、李侍问那一波是不合拍的,原本他们极为看好的洪承畴,却沒料到入了阁之后竟也一头扎进了张四知的怀里。

    却听薛国观冷笑一声:“还不是张相摸准了圣上的脉门,圣上只字不提孙阁老,实在是表达对他的不满呢…不过,孙阁老以老弱残躯,挺身而去,坐镇辽西山海关,这才使得局面不至崩坏,这定军之功是谁都抹杀不了的,圣上心中也是有数的,只可惜……”话到此处却欲言又止,范复粹接着叹了口气,陡然间正色道:“国事如此,又岂能凭一己好恶而亏待功臣,这岂非令天下人齿冷?且不说别的,据老夫所知,那李信亦在锦州……”范复粹的脸上忽然升腾起一丝颇具意味的冷笑。

    “若说锦州解围,沒有此人之功,老夫头顶这乌纱便宁可不要…”

    说到最后竟是字字有力,掷地有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