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陛下圣明-《明贼》
第(2/3)页
朱由检还是头一次见到有大臣举荐宦官太监的,大为奇怪的同时也想了解,这范复粹所属意的人选究竟是谁。
“司礼监秉笔太监此时正于太原监军,此人亦在大同一战表现不俗,亦当得此任…”
朱由检频频点头,心道这直臣虽然很多时候都十分讨厌,但在有些时候却能言他人所不能言,这也是他明明很厌烦范复粹这等人,却又偏偏将其留在了内阁的原因。
范复粹的建议的确很富有创造性,包括朱由检在内所有人都在掰着手指头数那几个可堪一用的武将,谁又能想到,此人竟然另辟蹊径,提出了这种方案。而且,这种方案最大的好处是,这两个人选不论田复珍也好高时明也罢,都与李信麾下的三卫军颇有渊源,平息事态怕是得心应手,而不会激起反弹。
薛国观幸灾乐祸望向张四知,心道,这回看你如何应对,连皇帝都动心了,难道你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吗?别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大同镇总兵官王朴走了张四知的们路,一次便豪掷白银二十万两,而且这背后很可能还有晋商在帮其运作。
张四知搀和其中,银子都已经收了,若是此番失手,怕是会将那些晋商得罪的死死,到时候金主沒了,平白又竖了敌人,怕是也离灭亡不远了。
岂料张四知一张口,却让薛国观倒吸一口凉气。
“圣上,老臣以为不妥。”
朱由检的表情似乎是你终于跳出來说话了,却是疑道:“哦?如何不妥?”
张四知面无表情,缓缓道:“圣上,山西新军闹事有些日子了,太原知府掐着新军的粮饷,高时明身为监军亦有监督之责,平息事态本应责无旁贷,可到了现在山西局势仍旧晦暗不明,所以老臣以为,由他们二人來处置此事,恐有不妥、二人无法平息事态,无非有几种可能,一者能力所限,二者……”
张四知顿了一下,似乎不打算再说下去。朱由检居然沒有催促其说下去,因为张四知的话正正戳中了他的心窝子。比起能力不足來,让他更为担忧心惧的是臣子们的忠心。
张四知提到山西局面的晦暗反复,的确让他的警觉陡然而起,对田复珍其人起了深深的疑忌之心。眼看着皇帝的面色逐渐阴沉下去,薛国观不由得暗叹张四知用心之险恶,心里替那田复珍可惜,此人的前途算是完了。
朱由检对田复珍其人已经沒有印象,而且更让他疑虑的是此人曾因言获罪,虽然是权臣排挤,可难免不会心中生怨,值此局势纷乱之际,难保不会有什么二心。而那高时明虽然是朱由检的近身之人,平日里也的确很是机灵,只是自打他任了三卫军监军之后,似乎对他也隐瞒了很多事,所以高时明是否可靠,他一时间也拿不住了。
到了此时,他已经产生了将高时明召回,重新派一个监军过去的打算,但最终还是压下了这种念头。毕竟眼下这种情况,稳定还是最重要的。那么,事情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点。
必须为山西重新选一位总兵官,那么究竟由谁來接替李信才合适呢?
朱由检的脑子飞速运转着,在九边的几位总兵间來回比较,其中宣府、蓟州等地的总兵由于满清犯边而不得调动,陕西又面临流贼肆虐,很快大同镇总兵便跳到了眼前,他记得大同镇总兵如今是王朴在任,此人去岁战败免于治罪之后便一直低调得很,几次大战都不闻有其身影,许是对轻敌冒进有了深刻的认识,倒也算稳重了不少。
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被朱由检选择性的屏蔽了,那就是这种稳重还可以被解释成畏敌怯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