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见钱就抓-《大宁国师》


    第(2/3)页

    “大老爷是要做好,还是一般即可?”董策问道。

    秦麒扫了一眼这石砌的平台与水渠,问道:“你这样的,需要多少?”

    董策伸出三个手指,道:“三百贯!”

    “什么!”秦麒大惊。

    卢东志眉头大皱,立即朝着董策使眼色,嘴上急道:“董议郎,现在可不是做生意!”

    “当然不是!”董策一笑,道:“不过我这里也没完全建好,三百贯是一整套,除了筒车,还有水车磨坊,冷暖风设备等等!”

    两人一听不由皱眉,水车磨坊他们能猜到,但冷暖风是啥玩意?

    可不等二人询问,董策又道:“三百贯还是除去了劳力,当然,大老爷无须做成这样,只用筒车灌溉,水池水渠也无需如此多石头修砌,那价格不到十分之一,像这样的一轮筒车,可以昼夜不停,故此灌溉十几亩不成问题,除此之外,可以另设滴灌用于菜地、果林等等。”

    “滴灌?”秦麒和卢东志相视一眼,似乎都没听过这词。

    董策一笑,道:“其实就是在木槽上钻小洞,让里面的水如下雨般落下,也可以用打通的竹筒连接一体,放置地面,在竹筒上也钻些小洞,通水之后它也会滴滴而出,时刻保持土地的湿润。”

    “嘶!原来如此,想不到这水车还有诸多妙用,如此算来,这笔钱花的不亏。”秦麒深吸口气道。

    如今田地九成掌握在士族手中,当然,穷乡僻昂新开荒的就不算在内了,故此他们不差这点钱,只要能节省人力,畜力,算起来还是很赚的。

    否则就是普通小农民,疯了才会花几十贯弄水车呢。

    如今秦麒也就考虑到这点,但是当他们秦家所有田地全用上水车灌溉后,他才发现好处远不止这点,最大的其实在收成!

    江南雨水多,可是再多,到了夏季地面也很快会干,若十几天不下雨,便会对庄稼的生长照成影响,缺乏养分自然降低收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