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轰! 随着闸门开启,批两组一万个质子宛若奔腾到海的无数鱼类,瞬间开心地沸腾起来。 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开始作彼此相向的高运动,度不断加快,不断加快!很快便达到了o.99倍光! 要知道质子是一类具有质量的粒子,它实际上就是单个裸露的氢原子核。但凡是有质量的物体,在加的过程中质量总是会逐渐增大的,举一个例子,当我们把一个物体加到o.9倍光的时候,实际上它的质量会增加一倍还多! 这时如果我们还要增加它的度,依据动能守恒的原则,我们将要给予它更多的能量才行! 这就导致物体越是加到接近光,它的质量增加也就越明显,所需要的外界能量也就越多。 当它无限加到接近光时,它的质量是无限大的,这时再要加,所需的外界能量也是无限的,而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提供给它无限的能量,于是它便永远都不可能真的加到光! 道理就在于此。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误区,我们一直都说无法加到光,并不是说简单地认为光最快,永不可越。事实上光在不同的环境下也是不一样的。严格来说,这里的无法达到光,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因为我们的宇宙其实是有一个上限度的,这个上限度可以理解为宇宙的基本规则,只要在这个宇宙内,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无法达到这个上限度,原因便是上面所说的——加过程伴随质量增加,需要额外的无限能量。 不过,静止状态不具有质量的物体,是可以达到这个上限度的,比如说光子,它就没有质量,所以光达到了这个上限度,因为光比较形象易懂,于是我们推广一下,就有了比较“白话”的说法——认为没有任何物体可以过光。 同样达到这个上限度的还有胶子、理论中的引力子,以及近似质量为零的中微子等等。 …… 实验还在继续,当质子束被加到99.99%倍光时,第一级和第二级连接口被打开,质子束由第一级加环进入到了第二级加环中,经过又一次加后,进入到第三级,然后第四级、第五级……直至进入最终的对撞大圆环。 此时,质子束的度已经与光只有极少的差距,并且在一圈一圈的加中,它们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缩小。 “理论度已达到碰撞要求,现在让回环中相向的两束粒子进行撞击!” “通道开启,碰撞舱数据采集系统准备就绪!” 随后,两组方向相反的质子束高奔腾咆哮,轰隆一声,在碰撞舱中生了激烈碰撞。 这一刻,它们所释放的能量乎了人类的想象,只不过这一过程生得极短,所产生的高能区域也被限定得十分狭小。 整个碰撞过程或许只持续了一皮秒,或者一飞秒(十的负十五次方秒),总之持续的时间非常的短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