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不合时宜的奏折-《状元风流》
第(2/3)页
“呈上来”
太宗打开奏折一看,脸色微微一愣,不觉暗自叹息。这奏折上的折论不多,三两之言在他的眼里而言,却是掀起了滔天骇浪。
“啪”
随手一挥,这奏折落在了御案上,心中突然涌出了一股无力之感,靠在这龙椅上的手无力的垂在了地上,只剩下喟然的叹息。
“陛下”众人一惊,吕端侧坐起身问道,“不知蜀王所奏何事,陛下一筹莫展?”
“你自己看看吧”太宗有些慵懒的说道。
吕端接过这奏折,仔细的琢磨起来,心中的惊讶更是不比太宗少。二人脸色大变,众人皆是吃惊不已,蜀王此回文人雅集,莫非出了什么变故?
“吕公,莫非文人雅集且有变故?”老臣李沆精于世故,看他二人脸色大变,不禁轻声细语的问道。
“一群书人”吕端叹息的道,“今岁的文人雅集,没有状元”
“啊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此中有了什么变故?”
吕端苦涩的摇了摇头,心里暗叹这小子还真能找些事出来,这才闲下了几日,便有了这么一番说辞。他说的倒是不错,可真要如此做,不免落下些什么变故,此风若是一开,天下的文人岂不是如党锢之人,这可是历朝历代最为忌讳之事。
“吕卿以为如何?”
太宗沉默了半响,转身问道。
“陛下,”吕端细思了片刻,出列而说道,“那陈尧咨此言,虽是有理,却不合时宜。”
太宗颜色稍展,微微笑道,“这话如何说起?”
吕端顿了一顿,说道:“这文人雅集,实乃时至太祖之事,若是轻易更改,未免有违祖训。其二,而今我朝文人辈出,多是出自文人雅集之风,天下学子对其大有崇尚之风,轻易更改,必然招致学子反对。”
“不合时宜?”太宗喃喃了半响,点了点头,这事确实不该他做,若是贸然而做,确有不合时宜之闲,对于整个朝堂,也是掀然大*。最重要的是,此事不该由他去做,做此事者,而是另有其人。
“搁置再议吧”太宗瞥下一句话,拂袖而去。众人闻此,皆是疑惑不已,但也不敢多问全~文皆施然退席而去了。
沿江而上,自然花费了不少的时日,这船已经行了半月多的日子了,这才进入成都府。巴山楚水的气息又在众人的面前展露出来。
巫峡的峰丽,山城的清脆,嘉州的佛陀,府南的荡漾。一路而来,成都府已经早有人快马送信回去了,而今才入这府南,已经有人沿路的通报了。
看着这蜀中景色,陈尧咨若有重返故里之意,恍若隔世的梦靥,此行一遭,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也遇到了本不该遇到的人。这清水般的巴蜀,或许才是他合该休憩的故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