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扬名北京城-《混在国企也逍遥》


    第(2/3)页

    “呵呵,是不是赵姨的大作又见报了?”段钢林笑道。

    “段哥哥,你真聪明!”林小雨笑呵呵地道:“不过,这篇文章可是跟你有关的。”

    说着,林小雨把报纸递到了段钢林的手里。

    段钢林睁大眼睛一瞅,不禁暗暗心惊,原来,这篇文章是赵蓉芳去年的时候写过的一篇长篇人物通讯《原来,他如此让人感动……》不但全文刊发,而且配了一张段钢林的帅气图片。

    哇靠,俺老段要扬名北京城啦!段钢林心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再看这篇文章的署名:新华社记者吕子青,通讯员赵蓉芳。

    按说,赵蓉芳去年写的这篇文章,早已没有了时效性,但吕子青作为名校新闻系的记者,她的笔下自然有一种偷梁换柱的功力,她可以把远的拉成近的,把假的变成真的,把小的夸成大的,把丑的化为美的,这一点自不用怀疑。

    “呵呵,吕子青也太能折腾了。”段钢林心里欣喜,脸上却是一抹平淡。

    “段哥哥,我看你并不是很开心啊。”林小雨敏锐地觉察到了段钢林脸上的变异。

    “是啊,你应该开心才是啊,毕竟,你的事迹出现了国家级的大报大刊上,”正在整理衣物的赵蓉芳笑道:“这是你出名的好机会啊!”

    段钢林微微一笑,悠悠地道:“赵姨,你这次来北京,真的做了不少的工作,把咱们红光集团的宣传工作做足做到位了,哎,红光集团如果多一些像你这样的职工,那该有多好啊!可惜,咱们公司职工的凝聚力始终提不起来,这让我很担忧啊!希望这次的宣传,能把公司职工的心气提起来。”

    赵蓉芳和林小雨一听,两位美女对视一眼,心里各怀所思。

    如果说林小雨还意识不到段钢林的话,那么,赵蓉芳则感觉到了。她作为一名在红光集团工作多年的职工,切身感受到了红光集团这个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存在着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全公司几万名职工心气不足,没有工作激情,而其中的几点原因很重要:一是职工的收入问题,企业没有按节点按时段给职工涨工资,随着经济危机的延续,随着物价的飞涨,职工的收入却没有及时跟上来,这里面固然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的因素,但职工却没有那么高的觉悟,职工们盼的是什么呢,是收入,职工们每天起早贪黑地上班,为的就是挣钱!只有挣到了钱,职工才没有怨言,显然,红光集团在工薪制度改革问题上,没有做好,或者说差距很大!二是企业的用力机制问题,这同样是一个大问题。红光集团作为一家国企,自从创建以来便打上了浓浓的国企机制的烙印,任人唯情成风,靠关系靠路子靠背景的人大有人在,有些人表面上属于企业的职工,但他们却一年年一月月不上班,单位照样给他们划考勤,他们拿着企业的工资,却在企业外面干着另外的工作,像这样的情况,红光集团数不胜数,而作为没有关系没有路子的职工作为企业的大多数,他们能没有意见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