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息之旅-《重整山河到三国》
第(3/3)页
安息建国后,随着国土的不断扩张,其都城也屡次搬迁。公元前147年迁都埃克巴坦那。公元前90年迁都至如今的安息都城泰西封。
大约在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最终消灭了塞琉古帝国,在那里建立了叙利亚省及犹太省,边界直接与安息接壤,从此安息便开始直接面对满怀敌意的罗马帝国。公元前53年,罗马统帅克拉苏率领五万大军强行渡过两国的边界幼发拉底河,向安息帝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结果在安息人的巧妙安排下,克拉苏轻敌冒进,最后在卡尔莱大败,罗马大军全军覆没,而克拉苏更是被安息人活捉之后,安息人恨其贪婪,便将溶化后的金水灌入其喉咙之中将其杀死。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充满仇恨的两国战争不断,庞大的战争开销也因此大大削弱了两国的实力。
公元一世纪,安息帝国东方的贵霜帝国出现,迫使安息的东北国境退出了阿姆河西岸。而在帝国的西面,罗马皇帝图拉真于公元114-116年率军亲征,大败安息,占领了亚美尼亚及两河流域,并在那里设立了罗马帝国的行省。公元117年,图拉真逝世,他的者哈德良竟然放弃了这些行省。公元161年,安息军队大举入侵罗马统治下的叙利亚,形势一度逆转,但随后罗马人展开反击,很快便重新夺走了亚美尼亚,并于公元1165年再次占领两河流域,但很快又被安息夺回,双方始终未能守住胜利。此后安息仍然不断与罗马开战,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力更是日渐衰落,而贵霜内部由于并不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国,因此很多小国看到安息帝国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便也开始闹起了独立。而更糟糕的是王室内部为了王位之事,亦经常产生纠纷,也就在这个时候,安玄大师与安世高王子离开了安息前往大汉,此后安息的情况由于两国路途遥远,消息闭塞,因此安玄大师也无从知道了。
安玄大师说到这里,心里似乎也有了一丝感伤,毕竟一个强大的帝国到了外有强敌压境、内部却又分崩离析的时候,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也是使得安世高和安玄遁入空门的理由之一,这些年他们在大汉亲眼见识到了大汉的强盛,而安玄大师更是感叹大汉的文明程度更是远在自己的祖国安息之上。因此两人也下定决心,即使此生终老大汉,也要让佛学在大汉得到发扬光大,也好完成自己的平生夙愿。
待安玄大师讲完之后,老刘对于安息军队竟然能轻易的打败由克拉苏统帅的罗马军团的事情很感兴趣,于是便向安玄大师问起了安息军队的情况。
根据安玄大师的记忆,安息的军队分为重骑兵、轻骑兵与徒步弓兵,其中骑兵占了绝大部份。重骑兵全部都由贵族子弟担任,人数最少。而这些贵族的部下及部下的族人充当轻骑兵,是安息军队中最典型的军种,人数也最多。贵族领地内的自由民和奴隶为徒步弓箭兵,数量也不少。
重骑兵的人数很少,几乎全部由贵族组成,贵族骑士与战马身上均披戴着铜制或铁制的铠甲,花得起钱的贵族,人马所使用的装备就比较齐全,有钱的骑士除了穿戴一般胸甲与头盔外,还会再加上额外的铁手套、铁护腿或头饰,所骑乘的战马会增配铁面帘与护颈。至于位阶比较低或比较缺钱的贵族,则人马受铠甲保护的部位会比较少。
所有重骑兵的主要武器是一支大约一丈两尺长的骑枪,使用时必须双手握持,这时骑士以双膝控制战马的行进方向。重骑兵的其他武器还有长剑、铁锤、战斧或弓矢。战斗时,安息重骑兵以密集的队型冲向敌军侧翼或后背,执行毁灭式的冲锋。
数量众多的安息轻骑兵构成安息军队的主要部份,他们极少穿戴盔甲,从而提高战马的奔跑速度。轻骑兵使用复合弓为主要武器,这种被称为帕提亚复合弓的长弓弓身由木材、兽骨与皮革胶合而成,而且是力量更大的反曲弓,因此其射程可以达到百步以上,比大汉和北方的匈奴使用的长弓射程还要远。
帕提亚轻骑兵在战斗过程中,最擅长的便是采用中亚游牧民族的打带跑骑射战术,也就是安息轻骑兵在与敌人交战时,首先会诈败佯退,趁著敌人追来之际,在马背上扭腰转身张弓回射追兵,这就是在卡尔莱会战中最出名的安息人战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战术,才使得安息人先是用弓箭射杀了大量的罗马士兵,然后利用重骑兵的冲击,最后打败了轻敌冒进的的罗马军团。
听完安玄大师的描述,老刘这才知道原来此时不仅罗马帝国有重装骑兵,便是安息帝国也早已经配备了同样的重骑兵。相比之下,大汉的骑兵虽然不少,但是至今尚未出现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看来自己回去之后在这方面要加快重骑兵的开发进度了。如今自己在新州有数量足够用的上好精钢,重量比起铁或铜都要轻许多,而手艺精湛的工匠也有不少,因此只要自己把设计好的图纸交给马钧,他肯定便会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装备的制造,而有了重装骑兵,才可以在幽州的武器装备流散出去之后,继续保持自己的骑兵对于其他各地骑兵的优势。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