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初会董卓-《重整山河到三国》
第(2/3)页
听董卓问起幽州士兵的连弩,曹操和袁术这次也看到了,心中也和他一样好奇,只是前几次战役中没有见到连弩的厉害,听董卓对连弩如此推崇,二人便也和董卓一样,想知道那种连弩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看几人都望着自己,老刘心道看来今天不说是不行了,反正连弩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见过了,便告诉他们也无妨,于是道:“董大人既然问起,那备知无不言,我幽州戍边军所配备的那种利器,名为连弩,乃是由我幽州的一位名叫马均的能工巧匠所造,不只是连弩,还有幽州的器械师所配的投石车和巨弩,也都是马均发明的,这连弩小巧轻便、易于携带,而且射程可达二百步左右,连弩上设有箭匣,内有十二支弩箭,因此只要拉动弩机,便可令箭匣中的弩箭上膛,扣动扳机便可发射,士兵用的熟练了,可以连续不断的发出十二支弩箭,因此威力极大,在我们幽州戍边军与幽州境内的乌桓骑兵作战、还有与鲜卑的三路大军交战之时,能令乌桓与鲜卑骑兵大败亏输的,当首推幽州士兵配备的连弩,这样才能让我们以少胜多,取得几次战役的胜利。”
难怪幽州的军队不管对上乌桓骑兵,还是鲜卑大军,当然还有现在的黄巾军,都会在人数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轻而易举的击败对手,原来秘密就在这连弩之上,听老刘说完的几人当然都眼红了,老刘看他们的样子,便知道他们想的什么,因此便接着道:“只是几位大人,这连弩打造起来颇为不易,一是要有高强度、高韧度的精钢,二是其中的机关精巧,因此要由熟练工匠来进行装配才行,而且造价也很高,一具连弩的造价,几与一匹战马的价格相当,因此我幽州的士兵也只配备了几万具连弩,至于郡国兵还只有少数士兵配备了。”
老刘这样说,那就明摆着是说连弩太贵了,让他们不要打连弩的主意,可是偏有那不开眼的,还真跟老刘提起要连弩的事,是谁呢?还真不是董卓,而是袁术。
袁术想的是既然老刘能造出来,他只要从老刘手里要上几具,回去找些能工巧匠,不信就仿制不出来,但是他不能明说自己是要仿造,因此便对老刘道:“玄德,你既有此等好东西,竟然一直藏私,没对我和孟德说起过,现在咱们还有很多仗要打,玄德看看能不能给我几具连弩,我也不多要,有十具就够了,我给我的亲兵配上,这样至少可以保我性命安全,要是玄德不愿意奉送,我可以出钱购买,还望玄德不要推脱。”
他这一说,董卓和曹操也跟着起哄,皇甫嵩虽然没说什么,但他既然知道了连弩的好处,当然也希望老刘为他的新军配上一些,反正自己可以从朝廷再要一笔经费,这样也不算占老刘的便宜。
由于早已经让马均在连弩中设置了自毁装置,只要一拆开弩机,里边的机关就会报废,所以老刘并不怕他们仿造,于是老刘便对几人道:“既然公路说了,那我就奉送在座的几位大人每人十具连弩,再多了,备确实也拿不出来,等将来我幽州的工匠那里造出的连弩多了,自然可以卖给你们,咱们大家都是熟人,价钱上自然好商量。”
看到老刘答应送给他们每人十具连弩,大家都很高兴,皇甫嵩倒是没有那种心思,而董卓、曹操、袁术三人心道只要有了连弩,回去后便找些能工巧匠来,拆解几具连弩之后,便可以知道如何制造连弩了,这样将来给自己的军队配上,那不就和幽州的大军一样,天下无敌了。
皇甫嵩对老刘道:“多谢玄德了,只是我现在为我新军订制两万具连弩,价钱就按你说的,我也不占你的便宜,还望玄德不要推辞。”
老刘心中非常懊恼,但也没办法,以前连弩是专属于自己军队的,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人知道其中的奥秘,因此想长时间都保持自己的这种优势也不可能,没办法,皇甫嵩开口了,自己当然不好推脱,于是道:“皇甫大人开口,备怎敢不从,只是两万具太多了,我还要为我幽州的郡国兵配备一些,所以等给皇甫大人造好两万具连弩,估计要两年以后了,所以我只能答应为大人制造一万具,一年以后交给大人,大人意下如何?”
能有一万具当然也不错了,皇甫嵩忙道:“多谢玄德了,等我们回到洛阳之后,我便派人把一万具连弩的费用给你送过去,有了玄德的连弩,我新军也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战力自然大增,我在这里先谢过玄德了。”
看到一下子让皇甫嵩抢了先,老刘已经说了,为皇甫嵩制造这些连弩要一年的时间,因此董卓知道自己现在不可能直接从老刘那里买到连弩了,不过只要有了十具,自己同样可以回去找人仿造,自己现在也是财大气粗之人,因此将来也造出几万具连弩来,把自己的部队都配上连弩,这样即使是拼凑的杂牌军有了连弩在手,照样天下无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