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化险为夷-《重整山河到三国》


    第(2/3)页

    老刘然后又去船舱之中看了看众人,由于在船舱之中都安装了很多用来帮助船上的乘客保持平衡的木棍,因此大家虽然也都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但毕竟都挺了过来,而那几个晕船的因为刚才心中充满的只有恐惧,早就把自己晕船的事给忘了,现在反而都没事了,也都出了船舱,走上甲板,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轻柔海风的吹拂。

    甲板上的马匹刚才遭遇暴雨之时都是暴躁不安,但现在一切平静下来之后,它们也都安静了,而且刚才的暴雨等于是给他们洗了个澡,现在那些马匹都在喷着响鼻,甩着还有些水滴的鬃毛,一匹匹看上去都比原来干净了好多。

    风向正好是刮向西北方向,老刘和周安商量了一下,决定升起船帆,顺着风势向碣石山方向前进,按照他们的估计,现在由于偏离了原来的航向,因此离碣石山已经不会太远了,估计用不了两个时辰,就可以看到那里的海岸线了。

    果然汉兴号在顺风前进了大概一个半时辰之后,海面上的海鸥等各种飞鸟逐渐多了起来,而且远方也终于出现了一抹黑线,老刘和周安都知道,那里便是海岸线,只是汉兴号离得还远,因此才会看上去有这种感觉。

    又经过了半个时辰的航行,汉兴号终于接近了海岸,只是海岸上都很荒凉,连个渔村都看不到,老刘和周安二人对着罗盘和地图研究了半天,觉得他们现在是在碣石山的北方,下一步应该沿着海岸线继续向南行驶,估计这里离碣石山的距离也不会太远。

    收起船帆,汉兴号在船桨的推动下向南又前进了大概半个时辰,此时天色已近傍晚了,远处的太阳也开始落山,眼尖的老刘终于发现了前边海岸线上的那座人工建筑,不用说他也知道这便是宇文康在辽西建造的码头,于是大船调整好方向,向着那座港口划了过去。

    碣石山的码头也是前几天才建造完成,可是由于当初老刘并没有给这座海港命名,因此宇文康他们也没有擅自做主,而是写了份公文呈报给刺史府,让刺史大人来决定此事。

    今天在码头上守卫的郡国兵突然发现远处的海上出现了一座庞然大物,似乎还在向着码头的方向移动,忙回去向负责码头守卫的军侯报告,那名军侯听说后,忙组织手下的士兵到码头戒备,同时派人快马前去阳乐城中,给太守和都尉大人送信,让他们赶紧过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汉兴号接近了码头之后,码头上的郡国兵才知道原来这是一艘从未见过的大船,看到了船上的刘字大旗,他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于是便高声问道:“船上的人听清了,你们是哪里来的,这里是幽州辽西郡的碣石山,没有我们太守大人的许可,你们不能上岸。”

    此时汉兴号仍然是船尾对着码头,在缓缓向码头靠近,看到那些郡国兵已经开始张弓搭箭,老刘忙让文丑告诉他们是自己到了,免得他们放箭。

    文丑忙向着岸上的那些郡国兵喊道:“刺史刘大人就在船上,你们马上去把宇文太守和阎都尉叫来,还有马上把缆绳接住了,我们的船就要停住了。”

    原来是刺史大人到了,那名军侯忙出面道:“原来是刘大人,我们已经派人去通知宇文太守和阎都尉了,他们很快就会过来,你们靠岸吧。”

    有了以前的练习,汉兴号很快便停靠在了码头边上,岸上的士兵接过文丑扔过来的缆绳,把它拴在码头上的木桩上,然后把跳板搭到了大船之上。

    船上的众人除了那些船员,其他人早已经在船上憋坏了,纷纷下了船;来到码头之上,老刘也嘱咐周安看看船上的淡水等物品是否需要补充,需要的话就找码头上的士兵要,然后自己也下了船,来到了码头之上。

    那名军侯看到果然是刺史刘大人,忙上前跪倒道:“刺史大人在上,小人乃是宇文太守派在码头上负责守卫的军侯王成,我这里给大人见礼了。”

    老刘忙道:“王军侯起来吧,你们这边的码头是什么时候修好的,与官道相连的道路修好了吗?”

    “回大人的话,码头是十多天前修好的,另外从码头到阳乐县城的道路也在修建中,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估计再有个把月就能修好了。”那军侯王成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