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科幻狂潮,疯狂选角-《影城大亨》


    第(2/3)页

    这样大致估算出来,全球的票房至少可以突破五亿美元,这在事前是根本不能想像的,为此,胖子王晶曾经数度兴奋得想抱起荣少亨来庆祝,让他断然拒绝了。

    也就是在这时,那些看着玄霆娱乐眼红的其他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召开了一场后大规模的记者招待会,高调宣布,他们即将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合作,开拍以电脑特技为主的大制作《侏罗纪公园》。

    并且打出了“《侏罗纪》称雄新天地,新科技打造新奇迹”这样的口号。

    在发布会上,作为个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幕后总裁,盛田昭夫,大贺典雄一起出席了发布会,并且做了简单的致辞,其后,由巴里迪勒代表公司宣布:《侏罗纪》电影正式启动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好莱坞最牛科幻片”

    “我们的口号是《侏罗》一出,谁与争锋”

    ……

    哥伦比亚的高调,使得其他电影公司倍感压力,作为荣少亨的同盟战友,默克多和艾斯纳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掺和进这股壮烈的“科幻流”之中,计划着本公司的科幻制作。最后默克多旗下的福克斯决定开拍漫画改编的《绿巨人》;而艾斯纳为首的迪士尼则走传统路线,开拍《蝙蝠侠》。

    针对这一场蓄势待发的科幻大战,以荣少亨为首的玄霆娱乐也没闲着。因为荣少亨绝不会为自己一部戏卖座而沾沾自喜,要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荣少亨才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所以他一边要求公司全力支持山姆雷米执导的,阿诺施瓦辛格与安吉丽娜主演的《终结者2》,一方面开始构思新的剧本。

    不可否认,《侏罗纪公园》在前世的科幻史开创了n个先河科技的娴熟运用,镜头的代入感,塑造恐龙的逼真效果,以及惊人的票房能量----尤其在亚洲的香港,票房更是仅次于未来的《阿凡达》和《泰坦尼克》。

    依照荣少亨所知,不管是自己旗下正在开拍的《终结者》,还是福克斯的《绿巨人》,迪士尼的《蜘蛛侠》都不会是哥伦比亚的对手。

    那么自己要创造出一部什么样的戏,才能与哥伦比亚对抗呢?难道还要拍摄《星战》系列么?

    一想到《星战》,正在冥思苦想的荣少亨突然觉得眼前一亮,因为他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在前世有两部科幻小说很是不错,一部是黄易的《星际浪子》,另外一部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

    从两本书的人气上来看,《银河》要略胜过《星际》,从小说的立意上来看,《银河》比较大气磅礴,而《星际》则显得异能四射。

    两部小说相比较,虽然一部是中国人写的,一部是日本人写的,但从文学的角度艺术的角度以及电影的角度上来讲,荣少亨觉得《银河》更能拍摄出科幻片的深度。

    一种文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核心精神,这一点绝对是要坚持的,但具体到形式内容上,也是不妨吸收其他文化的一些有益的东西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银河英雄传说》最是适合玄霆拍摄,最重要的是因为有杨威利这个角色。而《星际浪子》这部作品也很好,但对于电影所谓的主题,显然并不如《银河英雄传说》切题,因为《星际浪子》里面并没有中国人的形象。

    要知道,一直以来,荣少亨有一种心思,将华人演员引入好莱坞的电影殿堂。

    周润发,李连杰,成龙为何而来?还是不是让华人扬眉吐气,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影。

    现今,这么一个好的机会放在眼前,荣少亨绝不会错过。

    不过《银河英雄传说》毕竟是前世的一本科幻并不是剧本,编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还好,这一点难不倒荣少亨。

    如今在编写剧本方面,荣少亨入乡随俗,越来越喜欢“团队作业”了。何谓“团队作业”?就是将一群编剧聚集在一起,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编写剧本。而不再是一个人埋头苦想,闭门造车。

    不能否认,美国人的这种凝聚脑力的方法很有效,好莱坞很多优秀的剧本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荣少亨召集玄霆娱乐的若干编剧,将自己对于《银河英雄传说》的故事大纲以及剧本构思告诉他们后,大家就一股脑地开始创作了。

    这期间,《银河英雄传说》的内容在荣少亨的脑海里变得更加清晰了。不得不承认,抛开作者国籍身份这个因素,《银河英雄传说》的确是一部大气恢弘的经典巨著。将搜索到的有关田中芳树的资料也过了一遍,荣少亨忽然感慨起来。作为一个日本人,田中芳树和荣少亨一直以来印象当中的日本人确实不同,他不仅深深仰慕中国的文化,而且在对中国文化上的造诣也是很深。他根据中国历史创作的多部也都是很优秀的作品,丝毫没有日本人在荣少亨印象当中的卑劣气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