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四大名捕》(一更)-《影城大亨》
第(2/3)页
杨泽霖今晚说了许多话。将心中多年挤压地闷气统统发泄了出来。感觉舒服很多。笑道:“放心吧。荣监制。士为知己者死。你对我虽不能说有知遇之恩。但你却是我遇到过地最热心最体贴下属地高层。为了你我也要振作精神。努力完成这部古装剧。决不坠了你地名头!”
两人正说着。只听见楼道邻居屋里传出来一阵响亮地歌声:“江湖盛名播。天下震惊。弹指千里取人头。问谁辩邪正。四大名捕。是非功过猜未透。此去未知是吉凶。难将刀剑分敌友。易求名与利。奈何丧自由……”
听着这仿佛是粤语“rap”地说唱。荣少亨和杨泽霖面露惊讶。继而异口同声道:“是亚视地《四大名捕》!”
对于前世地《四大名捕》荣少亨印象很深,上小学的时候,他已是个地道的武侠迷。不仅因为那时的文化生活贫乏,国产剧尚未成气候,外购剧尚未有规模,更重要的是因为那时候的港剧正值全盛时期,文武全才、八面威风,让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刚刚改革开放的大中国,刚刚成长起来地八零后,最早遭遇的文化变迁当属港产武侠剧。它伴随着一代人成长,它影响着一代人的视野,它甚至改变着一代人的人生观与爱情观。一时间,中国刮起了万人空巷的武侠风暴,荣少亨的生活也无时无刻不被它所感染改变。那个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电影电视,甚至于大街小巷地录像厅里,都充斥着飞檐起壁、气势如宏的
气。现在回想起来,真有些不可思议。十亿人民有样的侠义之气中度过了巅覆性地八零年代。
荣少亨的老舅家是最早一批用上录像机的家庭,并非因为富有,完全是因为他老舅是个超级武侠迷。从金庸到梁羽生,从古龙到温瑞安,从司马翎到卧龙生,甚至是那位借着金大侠之名混水摸鱼的全庸,老舅也曾放过,只要市面上买得到地武侠小说,他老人家可谓不眠不休,宁杀错不放过地悉数全收。老舅家曾创造过满满一书架武侠小说的记录,足可谓壮观。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中,在那个正邪对抗的世界里,虽然打打杀杀,却也自有一番情谊,对于看官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普及武侠教育,老舅花了大价钱第一拨跻身看录像一族,自此,荣少亨串门子看录像带的时代就此打响。
某一天,老舅兴冲冲拎着一个大袋子回到家,急三火四地打开电视与录像机,因为当时两家离得比较近,荣少亨一看见有动静,就偷偷摸摸地尾随了过去,此时地他早已习惯了看录像的日子,在老舅地带领下不知占了多少先机。这一次映入眼帘的正是伍卫国、梁小龙、米雪领衔主演地《四大名捕》。
那个年代的武侠剧,很注重一招一式地渲染,演员们都有些真功夫,打戏尤为真实好看,比未来高科技电脑渲染的更是好看许多。当时荣少亨并未看过原著,对于《四大名捕》的印象完全来源于这部电视剧。米雪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惊艳中透着俏皮,可爱中带着真诚。她是这部男人戏中的亮点,与四大名捕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
四位名捕有着与自身性格颇为相似的名字:无情、冷血、追命、铁手。造型师巧妙地将四个大男人装扮得各具特色,那时候的服装造型深得荣少亨的心,从头饰到衣着,从化妆到做派,很雅很传神。尤其是伍卫国的无情着实帅极酷毙,即使是那个并非以酷为美的年代,他的冷若冰霜依旧迷煞人也。
白衣如雪,尘烟不染。面如冠玉,气若松竹。他冷静睿智,武功超绝。他身如飞絮,弹指之间笑闯千关。
一袭白衣,一把绣箫,少言寡语,款款深情。心思缜密的无情不仅武功了得,而且智慧超群,他是四大名捕之首,也是四人之中的灵魂人物。然而,看似无情的他到底还是为一个“情”字所牵拌,身陷爱情的圈套,真可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