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再得贤才-《汉末战骑狂潮》


    第(3/3)页

    ...

    李铮离开关中,关中仍然是欣欣向荣。但在这种蓬勃发展的掩盖之下,却有一丝丝暗流,在涌动。

    关中乃大汉精华,名门望族数不胜数。

    当初不堪李铮逼迫的大部分望族,都迁走了。但仍然还有一些留驻于关中。他们对凉州的政策,很是配合,所以李铮也没拿他们怎么样。

    这其中,就有弘农杨氏。

    杨氏四世三公,现在的家主是杨彪,杨彪之前还有杨赐,也做过三公。名望隆重,并不输于袁氏。

    凉州的政策,对于势力越是庞大的家族,其损害就越大。其他的不说,单单是土地,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杨氏原本拥有的土地,以近十万倾计,那是数百万亩乃至于千万亩!

    这样庞大的土地资源,一朝之间就被李铮强制收归官方,对于杨氏的打击,不可为不大。

    不过面对李铮这种强势的存在,杨氏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尤其是杨彪,更是深刻的知道李铮的强横霸道,所以下了很大的功夫约束家族成员。

    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怨声不止。

    这天,杨彪正在书房写字。

    杨彪的字也许不如蔡邕的飞白书,但也别具一格。而且写字,也是他的一大爱好。

    这时候一个十七八岁,风姿如玉的少年走了进来。

    “父亲!”

    杨彪放下毛笔,抬头看着少年,皱褶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这是他小儿子,也是他最为看重,最有才华的儿子——杨修!

    “我儿有事?”

    杨彪笑道。

    杨修道:“难道没事就不能来看看父亲吗?”

    “你这小儿!”杨彪指着杨修笑骂道:“是下面的人又闹腾了吧?”

    杨修点了点头,面露忧色,道:“父亲,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家族没了良田,便失了根基,以后...”

    杨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却问道:“你觉得李重霄做的对不对?”

    “这无关乎对错,只关乎立场。”杨修道:“李重霄所作所为,是为了江山稳固,但却掘了我名门望族的根基。”

    “那为父问你,李重霄的治下,又没有望族存在?”杨彪又问。

    杨修闻言,不由眉头一皱,细细一想,道:“还真有——荀氏!”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