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有一件是清乾隆款斗彩团花纹盖罐,高12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6.3厘米;盖面平坦,正中间绘团花,内为菊花纹,盖边绘缠枝菊花纹; 罐口沿内敛,圆鼓腹,下腹内收,浅圈足; 罐肩部与近底部绘小花朵纹,腹部绘团花,内为菊花纹,间以缠枝花卉; 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官窑款。 斗彩技法萌发于明宣德年间,成熟于成化年间。 清代斗彩有仿成化斗彩,也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品种。 乾隆斗彩器型多,装饰华丽,色彩绚丽缤纷。 在制作、绘画工艺方面与雍正朝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色,纹饰往往对称或开光装饰,多见团菊花纹。 团花纹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常见,多以模印手法制作,明清两代团花纹再度盛行,表现手法为彩绘,乾隆时期的团花纹纹样新颖,别具一格。 最后一件是清乾隆款白地青花绿龙纹盖罐,高21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8厘米;盖面平坦;罐直口,短颈,溜肩,圈足; 全器以白釉为地,青花勾边填以绿彩,肩部绘八宝纹,腹部绘龙纹,近底部绘莲瓣纹;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官窑款。 此器用于贮存茶叶。 此器绿釉近似明代成化、弘治时绿彩器的色调。 其纹饰先以青花绘出,再填以绿彩,色泽明艳,清新悦目。 此种装饰的盖罐,康熙时已有,但器型较小,乾隆时制较多,并延续至道光时期。 民国时后仿的绿彩龙纹罐,器型笨拙,胎体厚重。 明清时期以散茶为主,散茶喜温燥而忌冷湿,炒制好的茶叶需要贮存,贮存器具一般为瓷质和紫砂器。 而这三件东西,虽然算不上稀世珍品,但也是很稀罕的瓷器了。 三件算下来好歹也值个几百万人民币。 他既然来一趟,自然不能空手而归。 更何况贮茶器这东西可是不好找的,尤其是品相如此好的,更加难找。 能在这里发现,实属运气啊。 第(3/3)页